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及本笃十六世都来过此地,并称赞比约神父是治愈主保。1968年9月23日,也正是印五伤整整50年后,比约神父的伤口消失了,他回到了天父那里。
在若望福音结尾时,圣经作者告诉我们他写福音的目的:这些所记录的神迹,是为叫你们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并使你们信的人,因他的名获得生命(若20:31)。
当我们真的比被我们照料的人富裕得多的时候,我们若再抱怨我们的处境,这就显得我们很自私,很不自觉了。当我们想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可能会遭受痛苦时,我们会突然感到内疚。
尽管如此,在接下来几年内,这现象仍持续蔓延,而且处理不当,在《波士顿环球报》的历史性调查中招致谴责,这促使若望保禄二世召集美国枢机们2002年4月前来罗马开会。
2008年3月9日,重庆若瑟堂青年会的部分教友在堂区神父和修女的带领下,一行11人前往云南,开始了朝圣之旅。
保禄宗徒说:“我若传福音,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因为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所以,福传对于每个基督徒来说,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使命。
若苏厄书第五章2-9节“上主命凡在旷野中未受割损的男子,都必须受割损。”因此,犹太人非常重视割损礼!
1940年献县大修院搬迁到景县,秋后入景县若石学院读神学。当时因日本入侵,陈修士从广平高曲老家到景县或河间,经常是徒步而行。在三、四百华里的行程中,常常要赤足淌水数十里。
修院若瑟广场泰泽祈祷泰泽祈祷26日晚,全院师生和学员在若瑟广场举行了泰泽共融祈祷,特别为斯里兰卡爆炸袭击事件中遇难的灵魂祈祷,求主赐予他们永远的安息,也求主安慰那些受伤的人们,平息暴乱和冲突,使世界充满和平与安宁
(若/约9:1-3)痛苦是一个哑迷。痛苦的意义何在?当面对一个个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及疾病死亡的悲剧痛苦时,我常常邀请悲伤痛苦中的朋友:若实在难以理解、接受、面对这痛苦,那么,就请转向受苦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