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伯多禄及安德肋都同属于贝特塞达地方的人。这部福音记载斐理伯被耶稣召叫后,遇到纳塔乃耳,遂告诉他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
参见玛4,21;谷1,19);耶稣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时,都带着一小组人和他在一起,若望是这个小组中的人之一;当耶稣在葛法翁进入伯多禄的家,治愈伯多禄的岳母时,若望就和伯多禄和雅各布伯在一起(谷1,29);同这两位宗徒一起
教宗的要理讲授围绕着《路加福音》中罪妇用泪水为耶稣洗脚的事迹,通过罪妇和邀请耶稣同席的法利塞人西满之间的对比,解释天主慈悲的意义。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蔺相如回答说,要是我同廉颇发生冲突,对于国家不利。廉颇听说以后很受感动,就背上荆条到蔺家去道歉。后来就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原谅。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给予一句话、一个爱抚,但要发自内心。这就是怜悯。
那天的平安夜活动,我荣幸地同咱西堂36期慕道班的老师同学们在一起服务,收获很大并学到了知识。面对大家不怕寒冷,微笑热情服务的态度,很是感动,不自觉地使自己很快地融合在了这个集体里。
他们与人同处总是喜好标奇立异。他们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大家喜欢往东,他们却坚持非向西走不可。
再者,相遇并非伪装自己,或是去异存同。「区分的标准在于:一个人建设的是桥梁还是高墙。建墙的人散布恐惧,试图分化人心,制造恐慌。相反地,你们愿意作个搭桥者。」
同样,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一些地方弥漫着享乐主义、金钱主义、自私自利,我们往往会害怕基督,怕他夺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会阻止我们去拥有,因为他曾经要求那位青年说:“把你一切所有的都变卖了,施舍给穷人,
行程中,内有疾病的煎熬,外有死亡的威胁,除了监禁、拷打以外,还有乘船遇险,遭遇盗贼,被同族人仇视,为外邦人追杀,一路舟车劳顿、危险重重、备尝艰辛。面对这一切,保禄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