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旧约中先知性神恩的显现,与《厄则克耳书》或《依撒意亚书》中先知所领受的神视(vision)类似。3.问:巴郎的第三篇神谕(24:3-9)描绘以色列有哪些特点?
耶肋米亚叫选民期待那要拯救他们的「上主」(Adonai),亦即那要与我们同在的天主-厄玛奴耳(Emmanuel)(玛1:24)。
舍恩施塔特圣母姐妹会的依撒伯尔修女分享了她在教会内担任各种领导职务时的经历反思。
这四位新圣人分别是法国籍修女让娜‧埃米莉‧德维尔纳夫(JeanneÉmiliedeVilleneuve),两位巴勒斯坦籍修女玛利亚‧阿方西娜‧加塔斯(Marie-AlphonsineDanilGhattas
教宗透过复活纳因城寡妇独子的福音事迹,讲解耶稣对世人的怜悯,即天父对子女的慈爱。教会因耶稣的慈悲和爱的举动成了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是她的子女。
到了晚上,园主给工人们工钱,不管早来的还是晚来的,一律两个“德纳”。于是早来的工人开始抱怨不公平了。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路加福音》亡羊的比喻讲解天主的慈悲,勉励我们不要封闭在小团体内,而要走出去,找回迷失的弟兄姐妹,然後与善牧耶稣一同庆祝。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登上,因为你们的制服、塑造你们的纪律、表明你们身份的勇气、你们所发的誓愿,所有这一切让你们记得重要的不只是看到恶而谴责,也要在暴风雨时登上船,负起使命,使船不沉,怀着使命服务善、自由和正义。
另一方面,教宗问道,若我们把这些父母亲挡在信仰团体生活之外,把他们当作受到绝罚的人,那我们如何劝勉他们教育子女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做子女令人信服及实际践行的信仰表率呢?
教宗再次强调岁末举行这个晚祷礼仪的深刻意义﹐呼吁信友们在每件事情上感谢天主﹐要有能力活在共融中﹐为了能够以善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