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以中国天主教会的社会服务为例,做个回应。一、当前中国教会NGO所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 20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是中国教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参与了社会的公益事业。
(梵蒂冈电台讯)第三届欧洲小额贷款论坛10月19日至21日在罗马举行,主题为社会市场经济:获得贷款和对抗贫穷。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图尔克森枢机在开幕式中表示,人类的未来取决於穷人的主导作用。
这通谕不仅在信德上坚固了那些已经生活于耶稣基督信仰内的人,也开启了和那些同您一样自称为多年对纳匝肋人耶稣的说教不感兴趣、不被吸引的人 我认为认真谈论信仰这么重要的话题和有关耶稣的言行,不论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都是很积极的
可是她又不曾被这些流言和压力所打倒,天生叛逆的她依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过问他人的是是非非和纷纷扰扰。
三十年来,她已走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一百万夫妻提供服务,她就是基督之侣(简称CFC)。
即将在2003年10月18日列入真福品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在世时,曾以“甘做驴驹”的心态与社会边缘最穷苦的人为朋友,而博得了全世界的掌声与爱戴。当代社会生活中,驴子早被那些现代化交通工具所代替。
这种情况在世界其它地区也会经常见到。若社会不再以团结互助和公益的原则为基础,我们就会看到在摩天大厦、宏伟旅店和奢华商业中心附近,与这些财富的象征并存的极度贫穷者,这种现象令人感到羞耻。
不过,基督受难受死的最深层意义并不在于社会性质,而是灵性上的。祂的死亡使世界脱离罪恶,将天主的爱带给人类最遥远和最黑暗的地方,即死亡之地。
对会士们提到植入意识形态和社会性别的问题,教宗说,意识形态总有一种恶魔般的魅力,“社会性别”的意识形态是危险的。
世界语言千万种,对于这20个字,无论你在哪个角落,其实都不会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