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17:19)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借着即将于二○一二年二月十一日庆祝的世界病患日──露德圣母的纪念日,我希望能再次向所有在医护机构或居家受照顾的病人表示,我的心与他们在一起,同时向他们表达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爱与挂念
进教经历韦微出生于台湾高雄的一个教外家庭,1960年的暑假,高雄的一位高中生来到韦微的村子里给孩子们讲圣经故事,韦薇和四五十个教外小朋友每天下午带着小板凳,到村子里的一个菜市场去听讲。
教宗圣方济(颂160)四、最后,我们更具体一点要探讨的是:中国天主教会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上的可为之处是什么。现在,就让我向大家就上述四点作一个扼要的报告。我会多花一点时间在第一和第四点上。
我出生在不同信仰的家庭,母亲是老教友,父亲外教。父母由于信仰的差异,不时会发生矛盾。
「濯足礼」,在五世纪的耶路撒冷教会,已经举行;后来也被东西方其它教会所采用。七世纪时,在圣周四黄昏弥撒后,教宗给与他同住的人洗脚,但从不是在礼仪中进行,直至梵二礼仪更新。
(参阅玛28:19)亲爱的青年朋友们:我以极大的喜悦与钟爱问候你们全体。我确信你们中许多人从马德里世界青年日回去后,更「在耶稣基督内生根修建,坚定于信德」(参阅哥2:7)。
当时中外、教内外媒体多有报道并给予积极评论及很多赞赏之语,但也有少许质疑之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海内外社会和教会一直没有把这篇访谈的全文译成中文。
内蒙古赤峰教区张景峰神父形容教会在中国社会世俗的汪洋大海中如同是一叶扁舟,前行困难,空间有限,自身力量弱小。
1929年,刘浚卿曾经发表其《上刚恒毅总主教书》,指出教友不应与教外人士割裂,应该面向教友人士办报,不应划界自守,固步自封,不问世事,在现代国家中,教友应居于中国主人翁地位:于国内政治之进退,当局者设施之良否
尤其是将台湾和韩国的近代史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比和研究,因为台、韩具有同样的历史命运,都是从中日甲午战争直到二战结束,在日本的统治和奴役下达五十年之久,而后都面临社会的重建,教会在社会的重建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