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伟瀛教授,是台湾史学界成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教会学者。他在台大读书时,曾师从方豪神父致力于教会历史研究,后来在美国取得了历史博士学位。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种看法已从考古发现中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证明,但也有学者认为,犹太人是通过海上路线进入中国的。
李晨教授是国内较早关注和研究正定教堂惨案的学者之一。2007年,她在其博士论文里对正定教堂惨案作了大致的分析和描述。
期间,章老的学生山东大学的刘家峰先生向研讨会筹备组建议邀请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国际权威学者章开沅先生。筹备组遂委托信德所具体联络及落实邀请事宜。
大家心目中的恩人、朋友凡是去过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华人,不论是神长教友,还是学者朋友,只要联系沙百里神父,他都会热情出来接待大家,还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区域教会史作了一定探讨,如陈支平、李少明的《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陶飞亚、刘天路的《基督教与近代山东社会》、林金水的《台湾基督教史》,刘鼎寅、韩学军的《云南天主教史》,等等,这些著作对当地基督教的传播过程及特点均有分析
尊敬的各位学者专家:我本来计划参加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学术研讨会,但因故无法前往,特致专函,希望学术界能关注这个议题,并将更多研究成果公布于众。
英千里(1900-1969),英敛之之子,名骥良,学者、教育家,是著名戏剧家英若诚的父亲、著名导演英达的爷爷。
日前,有学者再次表示,对宗教的客观介绍应当进入到公立学校的通识教育。在2015年1月10日于北京举行的宗教与法治学术研讨会的结束发言中,主办方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澎教授提出了他的这一观点。
在西方,学者们表示当今的时代是老龄化的时代:子女减少,老人增多。这种失衡在质问我们,更好地说,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项巨大挑战。然而,重利益的文化坚持使老人看起来如同是负担,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