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才聆听了今年促进基督徒合一祈祷周中引导反省的圣经节选;祈祷周从1月18日至25日,即这周举行。
教宗以厄肋阿匝尔的光荣见证为年长者的典范,谈到了“年长者的忠信与信仰尊荣”之间的关系。教宗说:“信仰的尊荣有时会受到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力,有时还会是暴力。”
周神父在学习班开幕式上强调:“学习书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保禄、效法保禄的传教精神,在圣神的德能中开展工作,坚固我们的福传精神;以纯洁的生活、真诚的爱德、塌实的工作、快乐的心情去诠释保禄精神。”
这种转变才是真正的信仰皈依!要真正了解撒玛黎雅妇人信仰的这种转变,我们需要转过来看看以色列民族对先知的认识。先知一词的希伯来语是Navia,其原意是天主的人、先见者、受神感者或上主的使者。
这项自9月1日起为期7天的“为祖国祈福”周活动,已成为神长教友的自发行动。
在国庆节、中秋节来临之际,9月24日,广东省天主教五大教区五位主教齐聚韶关市天主堂调研教务,并为祖国七十一华诞、为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献上感恩祭。
在人们的记忆里,一提到藏族就会想到虔诚的藏传佛教,然而在澜沧江两岸、怒江上游以及金沙江流域偏远的藏族村落,蓦然间你会偶见山腰间矗立着十字架的天主堂,天主撒在藏区土壤里信仰的种子,在开枝散叶。
(谷10:30)然而,信仰的眼目并不能仅仅注目此今时的赏报,而是要放眼来世获得永生。信仰的真义恰如耶稣所言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若18:36)。信仰所期盼得到的绝非现世之俗利。
但是,在基督信仰看来,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的一种转变;死亡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教宗说:厄玛乌路途上的经验成了我们信仰旅程的象征:有时生活令我们伤心难过,我们会悲伤地离去,不理睬天主的计划。可是,与耶稣同在的教会重燃我们内心信仰和希望的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