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年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的重大事件,教宗说:天主教徒和信义会信徒今天能一起纪念一个导致基督徒分裂的事件,并怀抱希望,把基督及祂的修和作为置於中心,这是一个重大里程碑,它的实现在於依靠天主和祈祷,经过
在中世纪宗教改革时代,天主教看来真的是差不多寿终正寝了;再看看后来的启蒙时代出现了什么?当时的教会更新自己,结果教会的信德比外界任何熙熙攘攘的思想主义潮流更为坚强有力。
他是自宗教改革以来加入天主教的一位最资深的英格兰教会神职人员。
对世俗艺术的兴趣在反宗教改革时期受挫,但在18世纪克莱孟十一世教宗(ClementXI)重新赋予古代雕像主导地位。
但其礼仪上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取消了天主教会七件圣事,以及其它的大部分礼仪。主张因信成义和团契型教会,其教会活动主要为讲道、唱诗、祷告。
中世纪基督宗教改革时,反天主教者遵循字面的狭义圣经诠释,把供奉圣像或佩戴圣牌等同于偶像崇拜,抗拒在圣堂放置与悬挂宗教雕塑和绘画,特别是圣母和圣人的图像。
欧洲在宗教改革之后,罗马公教大一统局面完全被拆除,教权和王权的关系面临着重新的调整,而三十年战争表示这一时代最主要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另一次是特利腾大公会议,为回应宗教改革而召开。1869年至1870年在梵蒂冈召开的大公会议确定了教宗的首席权和享有不会错误的特恩。世界主教会议的诞生则与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会经历有关。
这卷书应是约史雅国王(前639-608)在装修圣殿时发现的那卷(参考列下22,8-13),促成约史雅进行宗教改革(参考列下23,1-27)。其作者以垂直线强调天主的唯一性和以水平线界定人与人的关系。]
研究教会史的立场教会历史研究主要是从宗教改革的时代开始的,因为新教的人说他们要恢复教会的原来面目,所以他们写一些对中世纪教会没有好感的历史著作,而天主教的学者要回应这个挑战并开始从天主教的角度写古代和中世纪教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