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6月12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亲自主持圣神降临节的隆重弥撒,他在弥撒讲道中说:圣神创造的教会超越种族﹑阶级和国籍的隔阂,向所有人开放,这就是教会的大公性。
旧约圣经中记载的,玛加伯时代,经师厄肋阿匝尔宁愿牺牲生命也不违背自己民族的法律。母子八人受尽痛苦与严刑拷打,仍然坚韧不屈,只为遵守祖先的法律,最后相继为信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12日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们讲话时,谈到梵蒂冈电台成立75周年的机会上,说了以上这番话。
由于该堂的非凡意义,教区主教及神父已和有关部门联系,希望政府保留、归还这座教堂并重新修建。观之这三座19世纪后期的教堂在天津众多外国建筑风格中实在别具一格。
近读吕渔亭神父的一篇文章,特节录其中一个侧重点与读者共享。作者说“今日有酒今朝醉,你可能认为人生不应该如此醉生梦死,而应该有更美好的意义值得你去追求。
教宗方济各9月30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的公开接见中如此表示。教宗强调,天主的慈悲远胜於冲突和意识形态。在要理讲授前,教宗首先来到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许多由马尔他骑士团德国支团陪同的病人。
教宗方济各4月9日星期六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禧年特别公开接见活动时,曾引用《多俾亚传》中的话说:你对一切穷人不要转面不顾,这样天主也总会转面不顾你。
(若4:42)不知何时,哪位神父给我们带来了两本圣书《古经大略》、《新经大略》,儿时的我,就是因这两本书播下了信仰的种子,并开始萌芽。我曾读了很多遍,现在对很多篇章还记忆犹新。
在目前城镇化的过程中,每天有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人们涌向教会,来到圣堂,他们带着饥渴的心灵和需要,渴望教会,神父修女和教友们能给他们一点帮助。
同样在2005年建立的“传教之家基金会”则负责4个宗座公学,它们分别是圣伯多禄公学(1946年成立)、圣保禄公学(1965年成立)、教会之母公学(1970年成立)和圣若瑟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