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段福音记述,教宗邀请青年不要害怕因为跟随耶稣而“被指控”,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随波逐流而感到犯错,因为这些指控早晚会不攻自破。诚如耶稣教导我们的,唯有“爱的事业”永垂不朽,其余的都不重要。
耶稣身体从十字架上卸后,被细心地包裹起来,如同对待珍宝。圣史若望告诉我们,祂被安葬在一个园子里,里面是“一个从来没有安葬过人的新坟墓”(若19:41)。这一切绝非偶然。
他每日奢华,却从未伸手帮助门前的拉匝禄;他衣锦华服,却没看见一个躺在门口、伤口被狗舔的可怜人;他灵魂的眼睛,被自己的安逸封住了,直到死后才“举目一望”。
然后在一星期内:被出卖、亲自建立圣体圣事、召唤司铎为此圣事服务、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亡和三天后复活。所以每年这一天教会都会隆重地举行仪式,也为即将来临耶稣受难复活的圣周做准备。
若在世信徒为炼狱中的灵魂虔诚祈祷、施舍和请神父做弥撒,便可拯救灵魂早些离开炼狱。
我没有觉得被误解我想,因为我的罪,我会被误解。最被误解的是保禄六世。《福音的喜乐》是我想给今天的教会指出的牧灵性、是落实保禄六世的《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他是一位提前预见了历史的人。
由于他坚持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的观点,并在讲道中付诸实践,毫不留情地对当时腐败的统治者加以抨击,这就得罪了他们,因而遭到他们的非难和迫害,最终被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以当时最残酷的刑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作为“生灵”,人不是一种可以被定义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种“对生命的活生生的渴望”。这种对生命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归根结底,只有天主才能满足它。“你的名号,你的纪念,是我们心灵的欲望。
然而,主耶稣没有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没有改变自己被天父派遣来拯救世人的目的,而是继续选择迈向耶路撒冷。然而,主耶稣没有因为困难和个人的安危而放弃价值的目的。
2006年,卡洛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即使在这噩耗和痛苦中,他依然对天主保持着深深的信心,将自己的病苦奉献给圣教会和教宗的神益。他以宁静的心态面对死亡,于15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