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我从诸多的记忆中整理出四个故事,供大家品味欣赏。故事一:本土特色越南的信仰大环境很有特色。
教宗方济各在教会团体内推行“同道偕行”就是邀请我们彼此尊重,互相欣赏,每个人都发挥出天主所赏赐的不同恩宠。纵容教会内的罪恶,就是选择同流合污。人群中最小的一位,却是主耶稣的兄弟姊妹。
反过来,中国文化的“共生智慧”,特别是儒家“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忠恕之道的实践理性,以及“天下情怀”的博大格局,可以为天主教“同道偕行”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实践,提供极富智慧的接地气方案,使其更能欣赏差异
周守仁主教在晋牧前,接受麦冠达神父主持的《麦神问号》节目访问时,道出他对自己、对香港教区及年轻人拥抱多元、和而不同的愿景:以圣人斯德望作为主保的周主教欣赏圣人的勇毅精神,富勇气去宣讲天主圣言,他渴望拥有这份恩宠
·不要试图改变你的配偶:要欣赏和尊重配偶的性格、好恶,以及个人的经历。
我于民国19年赴德留学,在欧洲看了许多有名的教堂,增加了历史的认识及艺术的欣赏。
但,在我看来,由于当时大家都忙于欣赏节目表演,许多人都没能够聆听到老大爷所作的自我介绍,因此无法充分地了解他和孙女二人表演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成熟的地方教会在重视自身建设和谋求发展的同时,会慷慨帮助社会人群及兄弟教会,必会获得上主的丰厚祝福,并获得社会的接受和欣赏。
校友麦淦岐忆述与梁锦荣特别有缘,既是中学七年及香港大学三年的同班同学,曾做同事,他最欣赏他的牛脾性,率直及主动帮人,事发当晚得悉好友遇害,眼泪即夺眶而出,麦正努力达成好友遗愿,筹备成立以他命名的奖学金。
相反的,做圣人,好像生活比较困难,因为事事要守法律纪律,处处要按照天主的诫命要求自己,且不被人欣赏,甚至生活清贫。其实,做圣人比做罪人,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