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的历史上,修会的产生与圣人在旷野生活有莫大的联系,被誉为修会鼻祖的圣本笃也曾在旷野中生活。总的来说,从以民的旷野之旅开始,一直到教会时代,旷野不再是荒芜的化身,而是上主特别临在的处所。
才是我们做天主教人的本份。在以后的日子里,除了业务外,大杨经常向我谈起天主教会的事,送给我信仰知识小册子供我学习用,有时带我去教堂,在弥撒中领我到祭台前接受神父的降福,邀请我参加堂内的圣经学习小组。
由于台湾地区常年气候潮湿,使吴神父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身体又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甚至不能下地走路。人在绝望的时候正是天主向我们施展大能的开始!
这位曾任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管风琴师,在其中一本音乐界权威著作《TheCambridgeCompaniontoChoralMusic》中,被认可为二十及廿一世纪,意大利教会三位作曲家之一,指「其合唱音乐清楚展现出传统的影响力
本想在主日学习圣经时交与张老师修改,可那天他却没有来。杜老师说,他的老伴马姨不慎摔伤了腿,张老师已经告了假。当日分享完圣经后,大家商量着到张老师家看看,但电话却无法联系上,只好作罢。
他过的是祈祷与克苦的生活,一日三餐大都是自己腌的咸菜,他常给我讲圣五伤方济各、圣本笃打苦鞭、扎苦带的故事。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午9点30分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大礼弥撒,为38位教省新总主教授予羊毛肩带,象征着他们与罗马主教的共融。
本来就活泼开朗且又幽默的他很快就与他们打成一片,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与爱戴。借此机会,他为他们成立了青年联谊会,通过每个主日下午的一系列活动如游戏和信仰交流等等,来加强他们的信仰意识。
但一段段旅途行来,终点又是下一个起点的延续,繁华落尽都是虚空,方忆起返本归真,大道万千,最后都指向罗马。生命准该有一个归宿;精神准该有一席之地;心灵准该有个家园;灵魂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家乡吧!
圣座于昨天20日发表了教宗本笃十六世写给爱尔兰天主教会的牧函,内容谈该教会某些神职人员侵犯儿童的问题。牧函是教宗于19日,圣若瑟瞻礼签署,他请爱尔兰的教友们仔细并完整地读这封牧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