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在2000年的历史中发展出的教义以《圣经》、圣传和活生生的训导为基础,这教义在信德的智慧中日益成长。《天主教教理》有关死刑条文的修改在全世界引起了热烈讨论。
圣座四旬期避静(梵蒂冈新闻网)橄榄山本笃隐修院院长贾尼神父3月14日下午和15日上午带领教宗方济各及圣座各部会首长进行了四旬期避静的最后两场默想,主题为:黑夜群星闪耀和山上之城。
但在基督死亡奥迹的光照下,死亡是有意义的,死亡成了救恩条件,死亡综合了人的一生,作为圆满的结束。下面简略论述在基督奥迹的光照下,神学对基督徒的死亡所作的解释。
有一次,听天津的张良神父讲关于人忙得有心还是无心的讲道,短短十几分钟的道理,精辟透彻,寓意深刻,让我不禁深思:我每天忙得有心吗?我的心在哪里呢?我的心应该在哪里呢?
当我们越渴望,越愿意让耶稣改变我们的心,借着天主的召叫,引领我们进入天主的自由中。天主召叫我们,给了我们一条自由之路。这里的自由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事物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对人性倾向的渴望。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指出:“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处境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最真诚的关怀与照料。
开幕式中的主教讲话,激励我们在三天的学习中,认真听讲,克服困难,掌握一些福传的知识和技巧,尽到一个基督徒的职责,尽全力传播天国的福音。三天的学习充满了活力。
祈愿为施实这临时性协议的进一步接触有助于解决尚存在的问题,确保实际享有宗教自由的必要空间。
我们的东方宗徒沙勿略宁愿冒险一试,牢记着我主耶稣基督的话,“爱惜自己生命的,就丧失生命;在世上憎恨自己生命的,就保存生命于永生。”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5月11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继续讲解于上周三开启的关于祈祷的主题。教宗强调,人因其宗教本性自然会寻找他的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