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这么单纯的美丽之二


2004-04-19 09:27:59 作者:杜悦 来源:信德报(第211期)


(接上期)
她说,为了为贫穷者服务,首先要把自己变成穷人。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指出:“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处境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最真诚的关怀与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爱是做微小的事
  德肋撒修女认为,爱是表现于为他人设想,善待他人,与别人分享喜悦,爱通过日常细微的事表现出来。通过一些微小的事人能表达彼此间深切的爱:也许只是嫣然一笑,也许只为对方提一桶水,也许只是在席间多为对方着想,这等“微小微小的事”。
  德肋撒言辞简洁,直指人心。她从来不止于高谈阔论,而是身体力行。她说,我在孟买有一次不寻常的经历。那里正在举行一个有关饥饿问题的庞大的会议。我本该出席,但我迷了路。不知怎样,我后来到达那会场,而就在那会场门前,我发现了一个垂死的人,与会的人士在那里高谈阔论有关食物与饥馑的问题。我把那垂死者带回“善终会”,他死于饥饿,而那会堂里面的人则仍在高谈阔论,讲及在十五年内生产足够的粮食。
  她说,假若我不扶起这个人,我就不会帮助近四万二千个人。我只会看到个别的人,我只会在一个时间去爱一个人。
  她的一切行动能力来自她对信仰与人性的洞见。她的信仰是爱—————不图回报的爱,以卑微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她看到了人更深一层的需要。她说:“除了贫穷与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人活着除了需要口粮以外,也渴求人的爱、仁慈和体恤。今天就是因为缺乏爱、仁慈和体恤,所以人们的内心极度痛苦”。
  她指出,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想的不单是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资丰裕的人,都在切求爱、关心、接纳和认同。被人弃绝乃是最严重的病症。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我去拜访他们的时候,依然看到有人在爱的匮乏中死去———他们有另一种贫困,心灵上的匮乏,即那种孤寂与被人弃绝的情况。在今天的世界中,肺结核和麻风病不是可怕的疾病,心灵上的贫乏才是最严重的病症”。
  于是她竭尽全力给予别人具体的爱,残病者腐烂发臭的伤口不会让她退缩,她也更在意那些日常小事:一句温言,一个微笑,握着垂死者的手,直至他们平静地安息。
  爱至受伤:生命的悖论
  要爱得真挚就无法避免受到伤害,就像一个酷爱糖果的小孩子,如果三天三夜一直在吃糖果必然也会伤害自己。这是德肋撒修女的思路。她说,我们必须不断付出爱,直到受伤害的程度。她不是愁眉苦脸的受虐狂,她的脸上满是和平喜乐,她做一切都是凭着爱,哪怕爱至受伤。她将日复一日的受苦和冲击,视之为人的成长。她认为当代人对受苦有很大的误解,而这种误解源于我们内心的愤懑和痛苦。痛苦是一种传染病,是癌症,是藏于内心的怨愤。受苦使我们变得纯洁、变得圣洁。并不是深思熟虑的言辞,而是爱的效果,才能深入人心。她为每日简单而踏实的工作而喜乐。
  她的这种观念如同另外一些源于基督教文化背景的观念,充满悖论,然而又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合而为一:柔弱与刚强、喜乐与悲苦、高贵与卑微、衰微与兴盛……基督教哲学本身博大精深、卷帙浩繁,有如迷宫,充满奇花异草也满是陷阱,有多少信徒和学者古卷青灯、皓首穷经,仍然还有争执和迷茫。令人惊讶的是德肋撒这样一个瘦小朴实的女性,以自己平实的信仰和行动,完全穿透了这浓重的“不知之云”。
  她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这个生命的悖论:献出生命然后得到生命。(待续)
    (李保永摘自《中国教育报》)

 

本文标题:这么单纯的美丽之二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