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外国传教士墓地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幻
2009-11-18

来自德国科隆的耶稣会士汤若望,成了第一位主持钦监的洋人。作为顺治皇帝的好友,他生前曾要求把自己安葬在利玛窦墓地之侧,顺治答应了这个要求。不料顺治死后,汤若望遭受诬陷,悲惨地死去。

苦难是天主的雕琢
2024-06-07

好像主和人就是这样,在背离天主——遭受苦难——悔改哀求——重获平安中来回返复。难道天主就是这样一位通过不断打击,迫使以色列恭敬他的神吗?

特稿:“如同天主满怀慈悲!”
2015-07-06

廿世纪三十年代,由慈悲耶稣显现给波兰的圣傅纳(St.Faustina,1905-1936)修女之后,慈悲敬礼遂成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面对战后全球化巨变中的人类的一项莫大的安慰:因着慈悲敬礼,基督徒更加从容地参与人类社会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心灵秩序重塑与社会正义的重建

从神婆到福传迷
2013-03-27

其中之一刘竹英,今年62岁,她那蹋的人生巨变,感人的福传故事,让很多的朋友找到了真理,加入了教会。

从耶稣的复活看他的苦难
2006-04-12

任务完成后,这位没有错过任何细微末节的负责人惊呼道:“这人真是主子”。(谷15:39)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在我的军人生涯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十字架苦刑。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

我是主的“小毛驴”
2013-01-25

1980-1985年,20多岁的白万庆先后跟着两位老神父传教,他骑着自行车带着老神父走村串户。两位老神父那时刚从监狱里出来,讲道非常有魄力,什么都不怕,力度很大,对白万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圣地苦路经文
2013-03-01

耶稣为以自己的血圣化人民,就在城门外受了苦难,所以我们应离开营幕,到他那里去,去分受他的凌辱,因为我们在此没有常存的城邑,而是寻求那将来的城(13,12-14)。

由芥子和酵母的比喻想到的(二)
2018-04-12

1:1-2)我们常常被急躁所捆绑,希望天主马上答应我们的祈求、立刻解决我们的困难(痛苦、不正义、战争、宗教迫害),稍有慢待,就生气抱怨,如此,天主就好像一个店小二,我们一进去,天主就得赶快热情招呼,

2021年7月22日圣玛达肋纳瞻礼
2021-07-22

恭读圣若望福音20:1-2,11-18一周的第一天,清晨,还黑的时候,玛利亚玛达肋纳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已从墓门移开了。

教宗方济各:祝贺四殉道隐修院450周年庆
2014-03-15

她们独具特色的动力来自感谢主和促使她们去关怀弟兄的爱。达戈斯蒂尼修女认为,住在这有450年历史的隐修院中是置身于圣德的轨迹。这轨迹充满对教会的忠诚,以及感谢耶稣和众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