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引人归向事物的宗旨,不离万物顺时应天之规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贤良方正”四个字便可回答一切。
然而,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感恩中国出现呢?甚至有人恩将仇报。显然,这种感恩都逃不脱名利和义气四个字,我们的历史缺乏一种宗教的、终极的、更广义的感恩情怀。
瑞典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艾娃女士陪同瑞典作家马丁·韦德马克到我家做客,共同商量一件事:作为瑞典作家的马丁和作为中国作家的我,各写一个题材一样或主题、道具一样的故事,然后合成一本书,分别在瑞典和中国同时出版
尽管这些天来我的日程安排很紧,很多事务需要处理,并且昨天也刚为了一台弥撒去了中国的南方,但我仍然抽空读完了这部大块头的书。
来自意大利、中国、巴拿马、刚果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和日本的12名儿童为耶稣圣婴像献花。以下是教宗方济各弥撒讲道全文:若瑟,带着他的聘妻玛利亚,上犹大名叫白冷的达味城去(路二4)。
今年在法国里修的小德兰隐修院巧遇维多利欧神父(Fr.VittorioMC),他将修会的一篇祈祷词送给我们中国朝圣团成员,我与妹妹杨博纳修女将其译成中文,与主内弟兄姐妹分享。
地震使灾区教会百余座教堂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发出了“对口帮扶,救援灾区”的号召,各教区正在对口落实中,希望灾区教堂早日得以重建。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代,又有农民画家王立进和农民剪纸艺术家伍正龙两位教友,他们的作品三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作为馆藏品。
坚振圣事使我们的灵魂,由儿童成为成人,真的仿佛我国古代的“冠礼”,若我们拿坚振圣事来代替我国古代的冠礼,真的再好不过,加之这几年,我国到处都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做可以把我们教会礼仪本地化,也许能得到更多的同胞认同与接纳
30年代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故居就坐落于此。全区是以汉、满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习性既有满族不畏艰险、粗犷豪爽的气质,又有汉族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品格。境内砂矿资源和水资源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