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必须化为行动,灵修必须化为行动,教会架构必须化为行动。正是为此,我敢以谦卑的态度,藉由这份简短的劝谕展示亚马逊地区启发给我的四个宏大梦想。
✨灵修反思信德与行动的结合:亚巴郎不仅祈祷依靠天主,还勇敢出击营救亲人,是信德与勇气的典范。默基瑟德的祭献:饼与酒的奉献预示圣体圣血圣事(感恩圣祭),也是基督司祭职的预象。
灵修小结:至高信德:亚巴郎献祭依撒格,是对他完全信靠天主的终极考验。他毫不迟疑地服从,展现了无条件的交托。天主预备:在关键时刻,天主预备了公羊代替依撒格,显明祂必有出路,绝不撇弃我们。
准备加入神职的修生一般自十三、四岁起进入小修院,除接受与普通中学生一样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教育外,还接受基础的灵修、圣经及教理方面的陶成。
(参阅雅五14)(同上)这圣事值得我们在神学反省和病患的牧灵工作两方面上作更深入的思考。
至今,教会并不反对教友去默主歌耶朝圣,也鼓励神职人员在朝圣者中做牧灵工作。在众多朝圣者中,甚至有主教及枢机。正如经上所说: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
1997年春节过罢,王主教发来调令,让我离开我很喜欢的堆子梁堂区,去当时榆林教区中心毛团当本堂神父,并且告诉我,刚刚祝圣不久的杨槐神父,除了负责教区的财务工作及修女院的教学工作,也会帮助我做这里的牧灵工作
艰难的信仰环境没有让他的牧灵工作止步,凭着对天主的大爱和完全的信赖,他暗地里把教友们聚到一起,给他们举行弥撒、讲道理,分享聚会,以此加深他们的信仰,培养他们的福传意识。
我提个建议: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教会都特别重视圣经学习,但结合牧灵、实践信仰、适合普通教友用的解经书比较少。
有一个故事这样说:有户人家每天都要从溪边挑水回家,他用的是两个水桶,其中一个水桶有一条小裂缝,因此每次把两个水桶盛满,回到家却只剩一桶半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