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19:32)百善孝为先,一言以蔽之,基督徒对于白发人就是要学会尽孝。尽孝,在《圣经》中可指三个层面。孝,应包含着赡养长辈,特别是父母。单说养字,可包含着双方面的意思。
圣经指出:牧羊人必须对自己所放的羊群负责(出22:9-14,创31:39)每天当羊群出入羊圈时,叫它们从自己的杖下经过,以便点查数目(肋27:32,耶33:13,则20:37)。
这讯息连同阿肋路亚的歌唱声,在全球的教会回响着:耶稣是主,天父已使祂复活了,祂永远生活在我们中间。
在《肋未纪》中,上主训示,那些敬拜邪神者、行邪淫者、淫乱者和乱伦者,以及虐待父母者都应被处死(廿章)。我们知道,梅瑟是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人,而这些也都是《旧约》的内容。
因是禧年,不但人和奴隶应获宽免,而且大地也应获得尊重、并获得休息的机会(肋25章),以至这要求被写入旧约法律,成为必守的诫命。
比方说:他像是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中的肋未人或司祭,或者他是靠理性来处理伤痛,最终让宿命论钻空子。
经过在纳匝肋多年的“隐蔽生活”,耶稣以一个高度的象征姿态,来开展祂的公开生活:没有任何罪的耶稣,将自己沉浸在约旦河那肮脏的水中。这里的水,都是人们经过若瀚的施洗,洗净他们的罪过。
传教主保是位修女,婴孩耶稣圣德肋撒,绝非偶然。让我们听一听她是如何发现她的圣召的——她写道:“我晓得教会有一颗心,这颗心燃烧着爱。
主耶稣基督真的复活了,阿肋路亚!
他们仍旧是加里肋亚的渔夫,做事的方式、说话的口音,或许还有行动上的笨手笨脚,无不一如既往。一方面,他们被改变了,但同时,他们仍然是他们自己。天主圣神本性是无形无像、无法觉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