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兄弟姐妹,早上好,主日快乐!今天的福音带我们回到耶稣复活的那个晚上。宗徒们团聚在最后晚餐厅,那时从厄玛乌来的两个门徒给他们报告与耶稣相会的情况。
他经常使用《罗马弥撒经书》来做日课,为法国各教区恢复“礼仪上的合一”带来启迪。他的这份心意体现在《礼仪年》这部著作的撰写上,其目的是帮助司铎和平信徒接近“礼仪的美好和富饶”。
4月28日主日上午,教宗方济各在威尼斯病人之痊圣母大殿(BasilicaofSt.MaryofGoodHealth)前广场与青年会晤,这是他访问威尼斯的第三项活动。
亲爱的兄弟姐妹,主日快乐!今天礼仪的福音让我们反省伯多禄的为人所熟知的回答,他对耶稣说:“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这真是美妙的回答!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主日快乐!今天礼仪的福音给我们讲述了,耶稣在询问门徒们人们认为他是谁后,直接问他们说:“那你们说我是谁?”(谷8:29)。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快乐!今天礼仪的福音给我们谈论一个富贵的人。他跑过来与耶稣相会,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作什么?”(17节)耶稣敦促他要变卖一切而跟随他。
经过19年的发展,今日我们已经有了15位终身执事,他们在主日帮助讲道理、付洗、主持婚配礼,平日更积极参与监狱、医院、殡葬礼仪、海员及社会性的牧民工作。
水可能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体需求,紧跟我身体对食物的需求,消除多余的杂物,抵抗各种感染。最后,我们对个人空间隐私及独处有一定的需求。对这种需求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不过适当的独处为每个人都是需要的。
物质的赤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贫穷,影响所及是那些生活在有违人性尊严狀况中的人:也就是缺乏基本权利与需要的人,如食物、水、卫生条件、工作,以及人性发展和在文化上的成长。
而若望福音中阐述的撒玛黎雅妇人一段意义尤其深远(参见若4,1-30):撒玛黎雅妇人遇到了向她要水喝的耶稣,接着又给她讲能够使她永远不再渴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