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赞许众多青年慷慨地花时间帮助穷人,带给他们食物和热饮。教宗也很高兴听到「这些志工稍微停下脚步与人交谈,有时候与他们一同祈祷」。这些是接纳的举动、是「我们蒙召表达的福音精神」。
在那里,她惊奇地发现约有170名穆斯林难民生活在露天草地的帐篷里,没有水、食物、药品,衣服和卫生物品都很少。修女们的服务让难民们感受到,“真主”与他们同在,希望的春天开始在他们破碎的心中绽放。
我的妻子点了法国菜,服务员端来的却是别的食物,我斥责妻子尽干蠢事,她哭了,孩子们都站在妻子的一边,我的情绪更差了。 然后,我们左边餐桌的那家法国人,父亲因一点小事打了孩子一记耳光,那个男孩哭了起来。
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耶稣如此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是耳所未闻的,有谁可以把自己当做食物而给别人呢?也因为耶稣的话如此“生硬”,许多人就离开了他(参阅若6:60-66)。
难民区每天为60000名难民提供每日所必需的食物。后来,共开办了24个粮食分发中心和24个集体食堂。为给南市难民区募捐,1938年5月,饶家驹忧心忡忡地飞赴美国、加拿大。
当时他想起了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故事,于是开始了对这位妇女的帮助,经常买些食物、饮料给她。渐渐地,这位流浪街头的妇女便和解玉东由陌生变为了熟悉。
有的连自己把食物送到嘴里都有困难,还需要修女们每天喂饭,这些人可以说就连自己的饮食、起居生活都在人照顾。
恭读圣路加福音 12:22-32那时候,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思虑吃什么,也不要为身体思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贵于食物,身体贵于衣服。
……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树,我都给你们作食物。(创1:28-29)这段经文明确指出,人们要通过开发和劳动获取劳动成果,取得劳动报酬。
我从没忘记小时候她经常给我们讲的亚里叔的故事:亚里叔是一个富人家的公子,他自幼乐善好施,常常把家中的食物分施给看到的乞丐,认为积聚现世的财富,不如积聚天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