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长命(近)百岁的生涯中,他在各个领域内都富有成就,但贺天赐神父说,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所赋予他的神父使命,他关爱每一个人——无论是男是女,是白人或有色人种,是基督徒或无神论者&mdash
学习知识服务中国教会的想法在她的心中萌生了,这个动机始终是她求学生涯中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其实修会也早有让天资聪颖的戎修女出国读书的计划。
在献身修道的两位兄长及修女姐姐影响下,幼时的苏神父就萌生了献主修道做神父的志愿,于是他在1932年旋即入永平教区卢龙小修院开始了他一生的修道生涯,那时幼雅的苏神父并不知道他今后所走的这条道路是一条布满荆棘和痛苦的崎岖之路
150年前的今天,教区在这块土地上创立;而150年后的今天,他们则是相聚在云台山的教区神职公墓,怀着缅怀和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心情,隆重纪念教区成立150周年。
这是我铎职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六年,也可以说是我铎职生涯中最喜乐的六年。我特别喜欢跟教友们在一起。在堂区时,我脑子里想得最多就是今天办了这个活动,那明天就办那个活动,我就沉浸在那种喜悦当中了。
假如他们只是为表演来到教堂,只是要让自己在演艺生涯中多一次锻炼的机会,那使他们来到教堂的教友的作为便十分不妥了。
无论在其长期的翻译写作生涯中,还是出任上海教区光启社第二任社长期间(1997-2007),姚神父为中国教会的文字福传工作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前辈的执着耕耘与明智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
以此对照当代人的职场生涯,颇让人寻思。比如,许多职场成功人士依然觉得痛苦不堪,甚至有人这样问道:“为什么有些人在爬到顶端之际却突然崩溃?”
在我的修道生涯中,我没有感到艰难,好像什么都是顺理成章的。我23岁时,领受了执事圣秩,我26岁时,领受了司铎圣秩。虽然在修道的历程中,也曾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可是,都很容易地解决或战胜了。
圣巴特里爵在传教的生涯中曾显过很多奇迹,其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爱尔兰曾一度蛇灾成患、百姓饱受其害,圣人咒骂了这些可恶的蛇并将其永远赶出爱尔兰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