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结束后,各个团体相互交流,彼此分享收获与心得。在各团体合唱结束后,大家在快乐的分享中共进午餐,各个团体相互交流着此次交流会的收获与心得。
随著圣座部会首长四旬期避静神工的结束,为教宗方济各健康祈祷的诵念《玫瑰经》活动于3月14日重新回到圣伯多禄广场举行。
圣油弥撒在蔡主教隆重的祝福中结束。礼仪结束后,这些祝圣后的圣油将被神父们带回各自的堂区,供入门圣事及其他傅油礼之用。
上周刚结束对耶稣公开生活的系列省思,本周则开始对祂苦难、死亡与复活的系列省思。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首先聆听了选自《马尔谷福音》的章节,描述耶稣如何预备祂的最后晚餐(参阅:谷十四12-16)。
否则,写成另一公式:“牧灵———牧灵———牧灵”,这样平面循环,原地踏步,永无发展,教会何时长成大树?果如是,哪里会有更多“飞鸟”(教友)前来栖息其中呢?换言之,堂里无人,何牧之有?
不知何时,太阳已隐到浓密的云层中去了,凉风习习,吹散了一身的闷热与困乏。我们告别了主教,踏上了归途。回头望时,老人正倚栏身我们挥手道别。
教会原地踏步,福传落后;社会进步,人口猛增,二者永远不会出现相互靠拢的“渐进线”,那么,“天国喜讯将传遍全世界,给万民作证”的日子,何时才能来到?敬请教会神长猛醒!
只是两地的孩子都不大清楚,这项活动始于何时,又是为了什么。
有了换位思考的理解,吴智文不仅不再生气,而且更多了一份怜悯,无论何时何事都对他很温和,很有耐心。还有一次,吴智文身心疲惫,很不舒服,给天刚刚做康复训练迟到了10分钟。
天主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众说纷纭。有人说从第一世纪就已传入中国,首来传教者是圣多默宗徒,他先在印度后入中国,并建立了教会。圣多默确实来过中国吗?史料上没有足够而确切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