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7日,进德心理中心主任陈天智博士应邀为大名主母会即将重申圣愿的60余位修女,举办了以信仰与心理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之初,陈博士分析了当前国内的社会问题。
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颁布的《教会心肠》谕令曾邀请天主教大学在教育上保证基督信仰精神的临在。
因为我从小就接受了天主教的信仰,所以总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感觉,有时还会以一名“老教友”自居。上大学后我急切地想传福音,为了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接受信仰。
为了信仰生活的纯正,为了使信仰群体更加具有凝聚力,教会家庭(家族)之间常结“姻亲”,并利用家族、姻亲的裙带关系扩大天主教影响——“奉教的,不用提,不是姑姑就是姨”——这首民谣反映了信仰者之间的血亲关系,
就是信仰多年的教友,听到了主耶稣所遭受的这么大的苦难,而且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被埋葬了,我们不仅也要问:主耶稣还能救我们吗?
领洗的时候,家人虽不反对,但很明显,对这份信仰,对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跟随基督的道路,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他们的态度仅仅是:你信你的,我们过我们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
前往尼西亚的318位主教中,大部分受过最后一次教难的折磨,他们都是信仰的证人。
打好信仰的基础信仰如同建造房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耶稣在山中圣训结束时说:那些听天主话又实行的人,就是把信仰的大厦建造在磐石上,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倒塌。
而且,土耳其政府文化部将这里列为国内基督信仰文物单位。这一决定令人费解,也引发了土耳其社会内部的种种激辩。自2007年执政以来,埃尔多安政府不断采取对国内非穆斯林的少数派宗教团体开放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