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的任务是协调和分享普世教会的经验。选择一位来自菲律宾的枢机,一位梵二学生,由他来担任万民福音部长,试图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解读塔格莱任命的重要性的第三个关键是教会转向到亚洲的意义。
《教理讲授指导》是面向普世教会的,首先是面向主教,因为主教是信仰传递的第一负责人。因此也是面向主教团、教理委员会,以便合作编写国家教理讲授计划,统筹协调各教区的教理讲授工作。
为了改弦易辙,需要一个「更坚固的道德框架来克服『丢弃文化』」,而这「丢弃文化」的问题根源在于不尊重人性尊严,以及否定基本人权的普世性。基本人权遭到侵犯的情况不胜枚举。
求祢使团结互助、和好、和平共处的价值,透过对话、彼此尊重,以及承认普世人权和人类文化价值,在南美洲人民的心中成为主要的动力。天主之子,求祢安慰那些遭受暴力的妇女们,这种暴力在疫情时期更加泛滥。
在《和平于世》(Paceminterris)通谕中,若望二十三世指出,在“每个人的生存权”中,有一项“保全自己生命的义务”。
尔因此圣架救赎普世。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正如我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他们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起最初几个世纪要更多。今天在教会中有很多殉道者,其中许多人因为宣扬基督信仰被社会驱逐或者被关进监狱……确实有很多人。
譬如,身体的软弱倒成为属灵的能力的动力;丧失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属世的贫穷倒成为属灵的富足。
必需品以外的东西,当然就是那些时髦的东西,奢侈的享受,纵情恣欲,以及贪婪———即被俗世所奴役。 人不是在求实际有用的东西而是在求取悦他人。我们似乎极需这个面罩,没有了它,就不能活下去。
“在逾越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13:1)。他开始给他们洗脚,对他们说:“我给你们立了榜样”(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