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把信徒带到有形的教会中来,藉着洗礼及有形的标记,加入有形和睦共融的团体—————教会,这是大使命的本质。努力传福音,如果不懂得教会的意义及没有教会观念的福音运动,是不健全的。
这次活动意义深远,体现了基督的博爱的精神,以及教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体贴;体现了教会在社会中所起的桥梁和枢纽作用,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方有难
韦爱华老师讲解了关于博爱的课题,她是教外的同胞却声声谈论的是天主爱的伟大,和关于博爱的由来是出于教会,为此这种爱与好施的机构流传开来,让社会接纳,让世人接纳这个能给人解除忧患,赋予帮助的团体。
此后他一直在会堂、街道、旷野上教训人,也给人治病,他的影响越来越大,追随他的人很多,嫉恨和迫害他的势力也开始猖獗。 耶稣在传什么样的道呢?人们看到他举起的“旗帜”赫然写着:真理、道路、生命。
然而,正是在受苦的教会中基督胜利了,人对他的信德因此重新展现活力,因为即使在今日,基督仍然掌握一切,他是一切的主人,他始终留在他的小船上,留在教会这条船上。
(二)教会要传递天主的慈悲 教会是基督的仆人(罗1:1),是基督寄予期望的管家(铎1:7),是人类得救的守望者。教宗方济各特别提到,教会应是人类的家,是救主慈悲之源的信托者和分施者(《慈悲诏书》)。
李若瑟成长在农村的一个教外家庭,直到大学毕业他对信仰一无所知。求学期间,尽管家境非常贫困,父母长年有病,仍艰难地把他供养到了大学毕业。
教会是奉派为人行关于天主的事,同情无知和迷途的人(参希5:1,2),是医治灵魂的医院。一个灵魂残缺的盗贼跑进了教会,如何对待这样的不速之客,要看天主的态度行事。
一位外教朋友看她弱不禁风的样子实在可怜,领她去了基督新教,想让她在唱歌赞美中找到生活的信心和意义,可是她不会口祷,不祈祷时魔鬼就让她窒息。
皈依天主,生命绽放璀璨光彩从此,陈曦每天都来教堂看看,遇到教友聊聊天,了解更多的教会要理。堂区慕道班契合了她渴求信仰的需求,每周日下午她雷打不动来上课,神父精彩的讲道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