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去一个很小的本笃会隐修院做晚祷。这个隐修院取名忧苦之母,位于圣米格尔·阿连德城附近。我们不想坐出租车,决定步行到那里。
[5]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通谕,33。[6]参阅:教宗庇护十二世,《信德的礼物》通谕,III。[7]《罗马弥撒经书》,复活前夕,烛光礼。
我想在本文中给大家讲一个在明国初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两位文化伟人相遇的故事;也许历史已经遗忘了它,让我们重拾这个美丽的故事。
教宗引用本笃十六世的教导,强调我们必须引起人们重新反省:权利包含义务,否则便会变成任意妄求。
不过,他的最后一句话,大概真正地表达了我们之间可能尚存的差距,他用最后的力气说:“不要为我哭泣……让我回到天主那里去吧……”厄玛奴耳修女去世前两个月刚出版了她的第八本著作,光书名就颇耐人寻味:《我一百岁了
2009年5月,在他的家乡马切拉塔开展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动时,教宗本笃十六在致马切拉塔教区主教的一封信中称赞“深刻的信念和卓越的文化科学才华”,是多年来支撑利玛窦神父在中西方之间开展交流并使福音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的力量之源
教宗本笃十六《在真理中实践爱德》(Caritasinveritate)的语言次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注释。由于中文表达的习惯,中文翻译恰好颠倒了这个词序。
第一部中西文辞典《葡汉辞典》利玛窦曾经在葡萄牙里本斯著名的布拉大学,学习过葡萄牙文并且非常谙熟。
到1939年,在本教区之外工作的妹妹,就突破了50人,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山东、山西、四川、江苏等地。
除进德公益、吉林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这样的民间NGO参与此次马拉松外,也有多家社会慈善机构、企业、学校等单位派人参加比赛,他们都身着印有各自机构标识的文化衫进行比赛,展示了本机构的理念和形象,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