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个学者眼中的圣本笃(续)
2009-07-27

在印刷出版发明之前,修会是重要图书、手稿和信息传播的安全处所。许多修士费很多时间来制作手抄本,甚至插上精美手绘插图。整段整段的记忆在修士中也是常规。祈祷时辰之间,还有被本笃称为“手工”的其他作工时间。

弥撒经书总论 第九章 主教及主教团有权作的适应
2023-01-31

[149]《罗马弥撒经书》,不论其为拉丁文版,或合法核准的本地语言译本,都要以完整的方式出版

缅怀我的恩师沙百里神父
2023-07-21

他于1986年出版《中国基督徒史》法文版,并于1992年由中国社科院耿昇先生译为中文。

在音乐中与主密谈
2011-10-13

朱健仁:我个人的教会音乐创作是从1986年开始的,写的第一首曲子是《真福八端》,初见于1992年在美国出版的圣歌集《你伴我歌》中,歌集中有七、八首是我的初期尝试性的圣歌创作。

我的良师益友——尹白夫妇
2021-11-16

他们会询问我们书籍和杂志的出版情况,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要,并主动充当“桥梁”,帮助我们与国外的出版社联系以获取版权,或向我们推荐好书好文;他们把自己著作的中文简体字版权保留给自己(其他文字的版权都归出版社

皈依旅程
2014-06-11

少尉在日后出版的书刊中这样写道:有些事情是自然律或科学都无法解释的。风向并没有因我们的祈祷而改变,但雨水竟然慢慢移向我们所在的地方。结果,我们饱饮甘露后,更贮藏了很多待用!

台湾:台湾男女修会迎接明年「奉献生活年」,也迎来挑战
2014-06-28

圣家献女传教修会廖金常修女在刚出版的《一心通讯》中撰文指出,从九零年代起,神父修女人数逐步递减,当初开疆辟土的长辈日益凋零,加上圣召断层,各修会人数普遍减少;但是天主对这块土地的厚爱不减,从二零零零年以后

我的信仰感悟
2014-08-13

使我开启信仰之门的第一本书是李建堂主教赠送给我的“信德”出版的《人性倾向与修养》,他在书的扉页给我题了一句话: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信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006-10-13

拥抱今天:求索奋斗  1、教会书籍  尽力满足不同读者群需要  为基层神长教友着想  鼓励本土作者的写作  出版适合国情的图书  2、“信德”  树立了教会的正面形象,宣传了国家的宗教政策  从简单而单一的报道迈向专题

寒暑三年 心系福传
2006-10-13

在趣味方面,我们出版了一些教会幽默、寓言,圣经连环画及生活的小知识,也深得教友们的喜爱。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读者,激励了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