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第一篇读经(编下36:14-16,19-23)中听到了犹太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遭遇:由于司祭和众人的罪过,他们个人和民族遭受了惩罚,土地荒芜、圣殿被毁、被充军到巴比伦。
2022年3月,考古学家们在塔尖的正下方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铅制棺材,经过检测这棺材已经在这里埋葬1300年了,并且还发现了一段祭廊的残片和13世纪的彩绘雕塑,真可谓是重大考古发现。
3、与主同在这位经师不仅知道天主是唯一的,而且明白全心、全意、全力爱天主并爱近人,超过一切全燔祭和牺牲。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在听到了这位经师的回应之后,一般人都会用溢美之词称赞鼓励。
尤其是在弥撒中这样做,以便祂能像甘露一样降临到并圣化为圣祭用的饼酒。但还有另一个方面,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和最鼓舞人心的:是圣神赐给我们真实的祈祷。
所以,主日天去圣堂参与弥撒圣祭和基督徒的各种聚会,是我们的每一位基督徒的“福利”,而不是“负担”!
其中一位方济小兄弟建议:将安多尼的舌头供在祭台上,全体会士守斋祈祷,求天主再度使安多尼的舌头活起来。天主果然俯允了他们的祈求,1946年6月13日清晨,安多尼的舌头果然又红润起来,好似活人的舌头一样。
同样的,我们每一位基督徒也是“君王”,因为从圣洗圣事开始,只要是基督徒,我们就分享了主耶稣的三种职务:司祭、君王和先知。基督徒作为“君王”,就是像主耶稣,并跟随主耶稣一起去为荣主救灵而服务人群。
每天的祈祷和每个主日的弥撒圣祭祈祷,就是天人相遇的幸福时刻。其次,基督徒的天主临现于人人相遇之中。依撒伯尔因为两个胎儿的相遇而充满了圣神,认出了玛利亚就是“天主之母”,是蒙祝福的。
就其功用方面来讲,圣堂首先是天主子民的聚会所,基督信徒是天主的新子民,也是天主大家庭的成员,在规定的日期,时间团聚在一起,共同举行礼仪:与天主交谈(祈祷)、向天主献祭等。
过后,吴理芬夫妇就想把整个三层奉献给教会当作圣堂,提供给教友们一个祈祷参与圣祭的地方,但由于公司位置离市里很远,教友们过来不太方便,愿望没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