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熟读圣经之外还希望能系统地读一些神学。改革开放以后,他一直希望能到佘山修道院去进修神学,加深自己对天主与教会的认识;但无奈佘山修道院当时不能接纳普通教友学神学。
我尽其可能,与我社区的人们分享对大自然的快乐感受,甚至建造一个地方,称为鸣鸟区,在我们家中的小花园里种植一些作物,并教给人们怎样建起他们自己的苗圃。
透过这样的方式,老人们坐在一起打开了话匣子,有好吃的也在这个时候一起分享,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其中有一位老人从不说话聊天,通过学习唱歌,开始与人交流了,脸上也多了一丝笑容。
在司铎年即将开幕之际,作为一名神父,我愿意和主内弟兄姐妹分享一些有关牧职生活的反思:一、司铎的身份我们应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建立教会的礼物,蒙召参与基督的生命和他救世的使命,这就是我们喜乐的根源。
他兴致勃勃地说话,不仅是为了说教,同时是“渴望着跟大家共同分享他内心的喜悦和欢乐”。临终的喜悦和欢乐,这真是妙极了。这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幸福感。
平时他人送我水果之类的,我就与她分享,她节日做素斋送给我吃。她的有些信徒们开她的玩笑:“你与天主教的人晚上念经时怎么不打架啊”。她说“圣母玛利亚就是我们的观音菩萨。”
拨出“玛利亚时间”:在我们繁忙的日程中,哪怕只是每天抽出10分钟、15分钟,安静地坐在主脚前,读一段圣经,默想片刻,或者只是静静地临在于天主面前,将我们的心敞开,让祂的爱和圣言充满我们。
在圣经中,耶稣谈论婚姻与贞洁时强调: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谷十:9)。可是,这句话今天还有多少人相信、还有多少人坚持这个信念呢?
在遣使会欧天乐神父、圣德兰(圣德力)堂区主任李东平神父的协调下,芝加哥教区的辅理主教、副主教、多个修会及堂区的两批神长教友代表,先后到德宝大学与学员座谈、分享、交流。
回到上海工作后,舅舅课余时间不间断地免费为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英语,分享励志故事……为了回馈六位姐妹26年来对家庭的付出,舅舅关心爱护姐妹以及小辈们,物质上常常帮助,精神上时时安慰,以信仰传承激励我们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