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他们开教宣道业绩,做为我们的表帅和坐右铭,更能增加培养我们的信仰坚定,时时事事能因主的名践实,发扬信望爱三德。
马可·波罗、孟高维诺主教、和德理神父被称为“元代天主教三大柱石”,都是意大利人。第二,馆内有利玛窦神父像,以及与徐光启的“徐利论道”画像。
就像魔鬼在旷野里诱惑耶稣时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是天主子,就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饼(玛4:3)。甚或将祈祷、领圣事、恭敬天主的最终目标也锁定在获得物质利益上。
然后,怀着坦率和勇气,在被捕和释放前后,都在圣殿里宣报耶稣(参阅宗3:12-26,5:25-42)。传统也告诉我们在殉道临头时他的坚持,这正是发生在此的(参阅罗马的克雷蒙,《致格林多人书》,V,4)。
…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他的人,对他的智能和对答,都惊奇不止…他的母亲就向他说:"孩子,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
可见,建筑艺术的震撼,引领众多信众走进救世主的圣殿里,潜移默化起到弘道、布道、入道的作用,让主的慈爱之德照耀人的心灵。此外,中世纪著名的画家,在传播基督教文明过程中,也增加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主题下,德意国总统在今天3月的第一次访华中,除了北京和上海,也访问了西安。明显鉴于丝绸之路的传统,他不仅参加了西安基督新教的礼拜,也在当地与天主教主教见面,并访问了一所清真寺。
在我们正在进行的这一系列的教理讲授中,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些圣人的教导里,这些作为模范的见证者,教导我们使徒的热情。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所谈论的是使徒的热情,这是我们为了宣讲福音所必须有的。
在我们许多神父的观念里,似乎只有教友才是我们服务与关爱的对象。有位中国神父到美国访问。习惯性的问美国的一个本堂神父说:你们堂区有多少教友?神父回答说: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子民,都是我服务的对象。
人性软弱,人生易折,苦旅迢迢,上主是万有的统率者,我们谁都不是刚强的男子汉、女强人,因一切皆在主内完成,在生活的哪怕小级台风前,我们也时会分崩离析,如若我们像个小孩样的依偎在天父的怀抱里,投奔上主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