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作为神父,不要以为只要懂得圣经、熟悉教理、会做弥撒就行,作为本堂神父或堂区主任,更要坚持经常学习,要博览群书,善于留心和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从事牧灵福传的宝贵资源。
教宗方济各鼓励大使们「与上主发展持久的关系」,亲近耶稣基督必定是教宗代表的日用食粮,而这种关系是透过「祈祷、举行弥撒和爱德服务」而建立起来的。
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恩之情进入圣堂,在象征性的灵柩石棺前举行弥撒圣祭。主持弥撒的郭建文神父在讲道中说:《圣方济各·沙勿略传》是我修道前读的第二本圣人传记。
近年来大北村教友人数迅速增长,在短短的十年,教友人数增加了300,小圣堂已不能容纳众多的教友参加弥撒圣祭。
认真地做好弥撒,花时间祈祷……简单来说,圣召是在生活中实践的。如何在灵修及心理素质这方面不断深化和强化,是我们善度圣召生活的关键了。我个人深化的方式是多看圣经、圣书、圣人传记并默想他们的精神。
神父的职责不仅仅是作弥撒、行圣事,而是想尽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堂区快速发展、使大家的信仰素质不断提高、使好多人认识真理、回归爱的怀抱。
7:00钟,来自河北、河南、北京和山西不同堂区的21支锣鼓团队,共1003人,在南社堂区整齐的队伍和欢快的锣鼓声中有次序地走进圣堂,参与展演活动之前的大礼弥撒。
那是一个暮秋的主日,圣堂里的弥撒已进行到领圣体的阶段,教友们和往常一样,纷纷起身在跪凳的行间排队,向祭台前送圣体的神父缓缓移动。
同时每天都参与弥撒、祈祷。在一次需要父母参加的青年活动中,有三个孩子的父母因事不能到场,孩子们主动找到金若翰让他代替父母把亲子协议拿到祭台上。
由于他们分享基督为司祭、先知、君王的职务,向人宣讲福音,圣化人,以福音精神充实改善现世秩序,为人灵的救援服务,便是执行教友传教事业。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