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鼎革、旗兵南下、局势十分混乱的情形下,两处贞女会都在阿格奈斯的照看下安然无恙,这不能不说是阿格奈斯的功劳。
教会历代的教导,不是指推陈出新的“对或错”的标准,而是用当代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将福音的真理更明显而明确地表达出来。天主就是所有是非的鉴别标准。当我们人知道自己言行的对或错时,就会做出悔改更新的选择。
那么让我们明认她为女性圣德的模范,这是她留给我们的(参阅《你们要欢喜踊跃》宗座劝谕12号),既柔和又坚定,由开放、共融和见证而构成。
《虽然多次》(QUAMQUAMPLURIES)教宗良十三有关敬礼圣若瑟的通谕摘译此文是将主要内容尝试翻译和总结,使能明晓有关敬礼大圣若瑟的教会训导。如有不妥之处,请主内专业人士提出批评指正。
从人而言,我们既没有“生命的望远镜”,也没有“生命的显微镜”,无法知道明天和未来,无法洞悉秋毫,无法知悉隐秘。
儒家经典《大学》明确勾勒出伦理进阶路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基督耶稣内,藉着信德我们知道: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罗5:3-5)。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取自《易•系辞下》)。
在文革时他受到审查,找他谈话,要求他放弃信仰,并写悔改书,但他坚决不答应,为此进了好几次监狱。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他都不改变和动摇对信仰的追求。他是归国华侨,他父亲保释他,才得以从监狱出来。
2005年春,一个主日,来自温州龙港的薛纪福、李绍彩、陈绍利、方明曹和黄人在参与了徐家汇教堂的弥撒后,在教堂花园见了面,5个弟兄在龙港时多是福传会的骨干,今天在异土他乡见面格外开心,大家聊起了温州教友在上海的信仰生活
神父又通过上面这些好教友,慢慢认识了一些原籍河北的教友:王子娥、范全圣、赫文计、张承恩、刘素贞、范凤仙、张玉明、范希芒、严进宅等。渐渐地神父在一些教友家建立了弥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