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罗的警句,足以使人心潮澎湃。
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所放弃。大部分人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对另一真实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有一座修院,依傍在一座美丽的大山旁,大山是圣山,修院之于大山犹如红花之于绿叶。
这是一段我们众所周知的故事,但经过修士的讲述与分析,竞是如此跌宕起伏,人性与天主奇妙的安排对人一生影响的生命画卷尽展眼前,我们简直入迷了。
大会事先译好中法文,发表人按其原语发表,其它人读译文随之。第一天八篇是纯科学的,均由华人发表。
保禄宗徒写道:“祂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祂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这样的民族化不但不会使人与圣像产生共鸣,甚至会使欣赏者认为创作者对历史、民族等常识匮乏。把圣经中的形象绘成西方人和汉族人形象都是不恰当的。圣像艺术,一直跨越时代,中国画亦讲艺术当随时代。
如果不是来自天主,人哪有这样的耐心承受这种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情。
她建立濒死者收容所的意图,是希望这些人死得有尊严,而并非像某些人所猜想的那样,是企图劝说印度教徒皈依基督教,或者要他们以认可基督教义,甚至罗马天主教义来换取食物和庇护所。
然而,正是在受苦的教会中基督胜利了,人对他的信德因此重新展现活力,因为即使在今日,基督仍然掌握一切,他是一切的主人,他始终留在他的小船上,留在教会这条船上。
这徽号的设计,使人看到慈悲的神学大全。其实,这徽号取材于早期教会耶稣下降阴府的图像:圣子把失落的灵魂背在肩上;显示出基督的爱,使基督降生成人的奥迹达于圆满,达到救赎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