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曾经指出:“教会内在的本质表达在一个三重任务中:宣讲天主圣言、举行圣事和爱德服务。这三重任务互相联系,不能彼此分开。”
今天,在不同的“主义”影响下的教会的神长们,也常常以“慈悲”为借口,在面对“对或错”的是非标准的表达上,也常常“王顾左右而言他”。
“尽孝”是我们人“敬天”的基本表达。而“敬天”必然会使人“尽孝”,不仅对亡者“孝敬”,也对圣者“孝爱”。
伦理(基本伦理、婚姻伦理)、信理(基本神学、基督论、教会论、圣三论、圣母论、梵二文献、创造与原罪)、礼仪(圣事神学、礼仪导论、礼仪年、圣事礼仪)、牧职(传道学、教会史、灵修学)、社会实践(堂区服务、社会关怀
这是教会对临终者最大的关怀,现在已经普及于文明社会称为“临终关怀”是“人文关怀”的一个方面。德兰领受圣事后,深感心灵平安,感慨地说:“我主,我们会面的时候到了”。
宪章序言说:人的权利,即使以个人权利表达出来,也都具有社会基本意义,这个意义的原始和关键性表达就蕴藏在家庭中。宪章所阐述的权利都是自然法所表明和确认的,而自然法就铭刻在人心中,而且由理性予以揭示出来。
感谢刘哲神父的引领感谢李总安排这么好的路线感谢张宇的耐心指导和一路上的帮助感谢你们一路的照顾和陪伴感谢所有善良的同伴能让我们有如此不同的感受体会天主的旨意北京牛坊:杨德惠看了家人们的分享,十分感动,不由的心血来潮也和大家分享两句,这次朝圣让我感动的地方太多了,和你们分享的不某而合,都有同感,我就不重复了,我要分享的是,天主无微不至的关怀
5.韩国天主教会对金大建的热心敬礼在韩国国内,目前有三个比较大的有关圣金大建的朝圣地,表达普通天主教徒对他的热心敬礼:(1)美丽川圣地:金大建神父的安息地。供奉金大建神父遗骸的圣地。
外在的部分,比如外在的生活、教会的自我表达,要符合中国的风俗习惯,尽量能贴合文化的适宜性。但是这个适应也不全是迁就文化,因为单单迁就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提升文化的使命。
第一个名词用来形容天主时,是要表达天主对我们无尽忠贞的盟约──祂会永久爱着祂的子民,不断地宽恕。第二个名词rahamim,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肺腑」,可以翻译为「感同身受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