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我不但今天不进堂,而且一连好几年都不进堂,但我的灵魂照样得救。你瞧瞧,你们大清早地往堂里跑,刮风下雪都挡不住,按说可以了吧?其实不然,功劳还是没有我的大。乙:什么?
「我第一次申辩时,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反而都离弃了我,愿天主不归罪于他们!」释义:保禄回忆在罗马第一次出庭时的孤立无援。
现在的硬地梁天主堂1994年8月7号,我在陕北毛团圣神父后,我的主教童辉送了我一件很珍贵的贺礼:一辆自行车。啥牌的我真的忘记了。我如获珍宝,非常喜欢,我有了自己的私人福传交通工具。
第二点最打动我的是:无穷尽的激情、欢乐、喜悦、有能力欢度盛大的节日,即便是冒着大雨。我的一位辅祭表示被感动了,因为塔克洛班的辅祭们冒着那么大的雨,脸上的笑容居然从没有消失过。
从罗马帝国时期开始,各个时代朝圣者在外邦人的宗徒墓前许愿的钱币成了城外圣保禄大殿历史的重要部分。硬币约有4千个。有一些是在圣保禄殉道之前的,大部分是后来的。
我虽表示感谢,但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就好比一个俄国人看腻了《天鹅湖》,想来中国欣赏二人转,却被当地热情的群众拉去看《图兰朵》一样,而且,对于她介绍这个负责人的过于热心的态度,我并不是很信任—
显然,这种感恩都逃不脱名利和义气四个字,我们的历史缺乏一种宗教的、终极的、更广义的感恩情怀。特别是现代人,把所享用的一切都认为理所当然,别人有一点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就抓住不放。
(图:若瑟神父)在感恩祭(弥撒)迈向高峰的进程中,“互祝平安”宛如一颗短暂而璀璨的宝石,镶嵌于圣道礼仪与圣祭礼仪之间。这一看似简单的相互致意,实则是一个深邃的圣事性行动,浓缩了基督福音的核心信息。
记得那时几乎每个修士都企盼他的到来,不但是因为有机会听他给我们讲授礼仪神学,更是因为他带来圣诞节前的礼物书。只要我们向他要求的,他都一一满足。诚如基督教导说:“凡求你的,就给他。”
忏悔在教宗方济各的训导中占很大的分量,他在多个场合上勉励信徒去办告解,为自己的罪过忏悔,在修和圣事中与基督相遇,从而获得罪过的赦免,内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