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样的忧愁、伤痛是为了我们的主,所以我们的主不能随便让他们离开,主亲自走近他们,他亲自探望他们,与他们同行。但他们的眼睛被阻止住了,认不出主来,所以辨认不出这位陌生人到底是谁。
不能把一些固定观点强加给别人,我曾经接触到这样一个历史资料:曾经有一个传教士在中国遇到一位读书人,传教士想劝这位读书人信教,就说:我们都是有罪的人呀,所以你要信我的教,否则你不能得救。
这样,被汉斯昆证明和限定后的宗教,是因其在思维方式的“底线”或者伦理“底线”上的合一,而成为“可能的伦理基础”。但是恰好是由于这一点,又使“世界伦理”的构想在诉诸实践的时候不得不接受尖锐的挑战。
杨神父: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事情从未经历过。慢慢地发现,教会可以在日常饮食上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例如面包、牛奶等,尤其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们,教会人员就直接给他们送过去。
这样的“默西亚”,就相似犹太人当时做亡国奴的处境。这样的“默西亚”,应该就是一位“失败者”,救不了自己,怎么会能救其他人呢?主耶稣启示的“默西亚”是门徒们心中完全无法接受的“那一位”。
教宗最后说,当社会承认生命在年长、残疾、严重疾病,直至死亡时的宝贵性;当社会教导我们把生病和受苦的人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恩典时,这样的社会才是个真正的接纳人的社会。
主讲神父告诉“信德”通讯员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负面的东西也在冲击着教会,所以仅仅依靠弥撒来牧养这些羊群已经远远不够,我们迫切需要举办这样的学习班,不断学习,不断整合自我,为将来进入永生加加油、打打气
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分享,使教友在不断的学习中整合自我,在避静神工中反省生活与信仰的关系,更好的度过四旬期。王神父还开通了qq群,鼓励教友们入群,利用空闲同参与避静的教友们积极交流教友生活。
问:如何想象信徒和非信徒能在美国这样的文化和社会中进行对话呢?从政治角度和欧洲不同背景来看,宗教在这个国家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吗? 答:这次的活动很有意思,国会也参与此项活动。
一位首次参加培训的外地学员告诉“信德”通讯员说:这样的课程,对我来说心灵震撼很大,特别在今天这乱象丛生的世界里,人们都在与时间赛跑,不小心就迷失了自我、导入生命意义的误区或绝路,所以,现代人常有抱怨和不平衡心理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