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火的热度把一块铁顷刻熔化了。我接触过许多临终的老教友,他们对天主、对炼狱或是地狱都充满了恐惧。有一位临终的老太太,整日胆战心惊的。我劝她不要害怕,她说:天主赫赫威严,严厉非常,谁不害怕。
让我们记住,正如我在圣神降临节那天说的,抱怨是把我们和圣神隔离起来的第二扇门。第一是自恋,第二是气馁,第三是悲观。自恋让你经常照镜子看自己,沮丧导致抱怨,而悲观则让人认为一切都是黑暗和凄凉的。
路加福音第一章若翰诞生以后,他的父亲十分高兴,“充满了圣神”赞美说耶稣的诞生,是“出自天主的慈怀,令旭日从高天向我们照耀,光照那坐在黑暗中、死影下的人群,引领我们的脚步,走上平安的道路。”
或遭遇贫苦饥饿;那看顾麻雀的恩主,必随我时刻看顾。我前程虽经历水火,或快乐或有灾祸;但我主引导我路途,祂宝血将我涂抹。许多事明天将临到,许多事难以明了;但我知主掌握明天,祂必要领我向前。
事实上,苏神父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报定了为主牺牲的想法,坦然面对所有的打击和痛苦,他将这些荣幸的看做是与主基督在一同背负着十字架步履加尔瓦略山的得救之路。
正如我的前任本笃十六世所说,那教导「合乎实际,因为它考量到世界上有太多暴力、太多不正义,因此除非有更多的爱及更多的善,无法克服这情况。这种『更多』来自天主」[iii]。
我们也帮助人,但那更多的是给予,是施舍,是居高临下。德蕾莎修女极力避免这一点,她要恢复的是人的尊严,任何人都应该有同样的人格和尊严,她要给予的首先是爱,其次才是别的什么。
生活在中国台湾40年,他已记不清自己为多少双脚按摩过,但每一个曾将自己的病痛交于吴神父掌心的患者,都忘不了那从脚底传递的爱与温暖。吴神父将足部健康法推广到非洲,为当地的穷人、病人讲解和培训。
华盛顿教区的唐纳德·维尔枢机:教宗方济各一年的牧职,展示了他那肖似基督式的作为,这也许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教宗是这个世界机构的领袖,这个机构的存在是为了传播福音,福音讯息并没有那么复杂。
他更意识到,当今一代年轻人的信仰是非常值得牧人们关注的,在这个网络和享乐主义的大染缸里,很容易丢失信仰,而且如果把持不好这一代年轻人的信仰,等老一代教友过去了,那我们教会的明天是不堪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