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耶稣的出生也充满了艰难困苦,孩子只能诞生在荒郊野外的马棚中。虽然和天主子,也是自己的儿子,潮夕相处,玛利亚在生活上和信仰上也常常充满了困惑和疑问。
然而人们常施大善,不屑小善;不行大恶,却因小恶毁了自己积累的仁德。当我们积极为救助他人的同时,可能忽视了身边的家人与朋友,譬如:常常欠缺忍让,斗嘴生气,怒从心起,不愿谅解和宽恕,甚至还记仇怀恨等。
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拉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
领受肩带者中,六位来自亚洲:维沙卡帕特南总教区(印度)帕基树主教(PrakashMallavarapu);卡塞雷斯蒂罗纳总教区(菲律宾)特里亚主教(RolandoJovenTriaTirona);马德拉斯和麦拉浦总教区
1福音中的三位同名女性被严重混淆,即玛利亚·玛达肋纳、罪妇(路7:36-50),以及拉匝禄和玛尔大的姐妹玛利亚。
这不得不叫人这样设想:圣若望宗徒一看到坟墓中没有耶稣遗体的各种现场迹象,立刻觉察到耶稣的身体不翼而飞,这绝不是人为的事,而且,耶稣的复活也绝不是恢复现世常人的生命而已,就好像拉匝禄的复活一样。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总主教若昂‧巴拉兹‧德阿维兹告诉本台说:“我想教宗巴西此行,他的形象深深地被发觉了,因为这里的人,尤其是媒体,常说教宗本笃十六世是个太过于严肃的人,也是个太过于讲究学问的人
面对着他的朋友拉匝禄的坟墓,耶稣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11:33-35)。保禄把死亡看作是一头带有毒刺、桀骜不逊的怪兽(格前15:55)。千百年来,人们从圣经的开头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在玛丽安娜•马佐拉(MariannaMazzola)和乔瓦尼•巴蒂斯塔•龙卡利(GiovanniBattistaRoncalli)十三个孩子中排行第四。
关于杨森主义和白拉奇主义的思想教宗在牧函中也提到,在帕斯卡的写作中涉及天主的恩宠与人的本性,以及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1656至57年,他受杨森主义者的委托为他们辩护,发表了18封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