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说,我收到了来自象牙海岸许多悲惨的信件,我看到所有的悲伤,深沉的痛苦,我感到难过的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这么少。
我们敬爱的教宗现在正伫立在天父家窗口,从那里看着我们并为我们祈福……拉辛格主教以口音很重的意大利语说:今天我们将他的遗体埋在地下,犹如不朽的种子———我们的心满怀悲伤
公元70年,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帝国的暴政发动起义,同年耶路撒冷陷落,第二圣殿再次被毁,这也就成为犹太人世世代代最悲伤的烙印。
正如在追思亡者的颂谢词(弥撒中由神父独自念的祈祷文)中所说的: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主,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
回来遇到一位伊拉克的修女,她对我说,我好悲伤,我说为什么呀?她很伤心的样子,对我说,本笃十六世要离开我们了。我说,是好事,别伤心!她还伤心地咳嗽了几下,笑死我了!
我们不难想象妇女们在那时刻的心情:为了她们的主的死所感受的悲伤和惊惶失措之情,为了那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所感到的惊讶之情。可是坟墓确实已经敞开,空无一人:耶稣的身体不在了。
今天无论我们多么悲伤难受或暂时多么迷茫不解,但一如上海市区总铎吴建林神父在追思弥撒中所言:“只要我们教区神长教友们全心依靠上主,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帮助,积极合作,我们就能克服困难
本来他们的心充满福音的喜乐,现在却被悲伤占据。耶稣怎么办呢?祂没有判断他们,只是与他们同行。祂没有筑起围墙,反而打破藩篱。
原因常常是在封闭和悲伤中我们是主角,在心灵的暗室独处比起向天主开放更容易。然而,唯有祂使我们重新振作。
我们心中无论藏著什么悲伤,我们都会感到必须盼望,因为藉著祢,十字架化为复活,因为在黑夜里,祢与我们同在:祢是种种不确定性中的确信、悄无声息中的圣言,任何事都不能夺走祢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