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57年(1718)2月24日,渔山神父卒于上海,留下了圣德美名,寿87岁。遗体葬在上海南门外的耶稣会墓地“圣墓堂”。(梅乘骏)
有了如此众多而丰富的得救方法,无论何等身份与环境,每位教友都被天主召唤,遵循个别的途径,走向成全的圣德,勉效天父的成全。
但人因原祖的牵连,神性被罪恶所障蔽,因此,人格完善的决定因素取决于我们的内在生命是否被圣神满溢,以及我们是否拥有足具的圣德。
在这慈悲禧年中,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钳制舌头,为教会将是一项成就,成就一项伟大的圣德。关於希望,教宗谈到修会圣召减少,修会团体老年化,甚至一些隐修院只靠4、5个年迈修女支撑的困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弊端。
曾有一位神父说:朝圣就是不断地朝着圣德的方向迈进,不断地争取成圣。
这段过程有时「很痛苦,因为若是少了弃绝和灵性搏斗,就没有圣德之路」。那是「为善而搏斗,为了不陷入诱惑而搏斗,竭尽所能,并活出真福八端的和平与喜乐。
耶稣在祂的苦难和死亡时刻向我们显示了道德力量,施泰因的确效法了祂,我认为这对确定她的圣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施泰因的著作中能看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这也是我没去住教宗寓所的原因之一,因为之前在那里居住的教宗都是圣人,而我做不到,我没那么大的圣德。我需要人际关系,因此住在圣玛尔大之家这个旅馆,在那里可以找到与每个人交谈的人,可以找到朋友。
这些堂区不但不会再呈现分裂,而且拥有一种能够产生许多圣德的礼仪,这个礼仪有一千多年之久曾是信友圣化的工具。为此,我们感谢教宗,他为教会找回了这个珍宝。
甲乙合:值此新年新春,让我们共同感谢天主大恩,也求天主再赐新恩,好能在淑己成人的圣德道路上勇往直前、继续奋进。敬祝各位主内兄弟姊妹、各位朋友新年快乐!主爱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