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感动不已无不使人平静安详,瞻仰天乡,奔向神人合一病人之痊,忧苦之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知有多少人都需要你渴望蒙受你的垂顾,你的救援,以及你的护卫因为只有身心康健,富有朝气,生活才显得格外美丽因为只有追求圣德
愿天主降福您,身体健康,圣德日增,继续带领我们走信仰之路。
一位年轻神父给我说:“是田神父启发我爱好学习,引导我渴慕圣德而走上祭台的。”我与田神父相处时间较长,相知程度较深,达14年之久。这也是上主天主给我一生的一大恩宠,也颇具有传奇色彩。
凝聚力来自有圣德的牧人,本堂张新峰司铎,曾任修院神师,主攻灵修培育、宗教比较,是个全国各地带避静的“大忙人”。
康熙57年(1718)2月24日,渔山神父卒于上海,留下了圣德美名,寿87岁。遗体葬在上海南门外的耶稣会墓地“圣墓堂”。(梅乘骏)
有了如此众多而丰富的得救方法,无论何等身份与环境,每位教友都被天主召唤,遵循个别的途径,走向成全的圣德,勉效天父的成全。
但人因原祖的牵连,神性被罪恶所障蔽,因此,人格完善的决定因素取决于我们的内在生命是否被圣神满溢,以及我们是否拥有足具的圣德。
在这慈悲禧年中,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钳制舌头,为教会将是一项成就,成就一项伟大的圣德。关於希望,教宗谈到修会圣召减少,修会团体老年化,甚至一些隐修院只靠4、5个年迈修女支撑的困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弊端。
曾有一位神父说:朝圣就是不断地朝着圣德的方向迈进,不断地争取成圣。
这段过程有时「很痛苦,因为若是少了弃绝和灵性搏斗,就没有圣德之路」。那是「为善而搏斗,为了不陷入诱惑而搏斗,竭尽所能,并活出真福八端的和平与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