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在一个不幸福和充满烦恼的环境中,迫切需要从天主那里恳求助佑。因而教宗良十三颁布了有关敬礼圣若瑟的通谕《虽然多次》。
在圣经中,外衣代表人的身份与使命。此举是无言的召叫。灵修意义:上主常从平凡日常中呼召人。厄里叟在田间工作,却被召叫去承担属神的使命。
第三个选择,我们祈祷主耶稣帮助我们在病苦中选择承行天父的旨意,善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其次,身体上“有病的人”,也包括那些生活贫困的人。生活贫困的人,就是自己的生命处于一种非常困难或危险的境遇中的人。
在玫瑰经中,借着重复诵念圣母经,举心向上,默观信德的各项奥迹。因为她(玛利亚)的耳常倾听,她的心总敞开,向她祈祷永不失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语)。
这些人被圣教会称为还在净化中的“炼狱灵魂”。
敬礼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就是学习他们在天主内的生命,在每天的生活中结出信仰的果实。主耶稣通过葡萄树的比喻启迪了我们和祂,以及和天父的生命相通的关系。
三、情感与人的思想我们的情感并非像铸在混凝土中的钢筋那般坚硬,而是灵活易变、极为复杂的。当它与身体上的感觉及心理上的冲动倾向融会一起时,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上述历史背景揭示出来,皈依的信仰历程虽然开始时处于一种对信仰的冷漠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没有信仰的表现,相反因着人性骨子里所保有的源自对创造者那种至上神的期待。
调查发现已故教宗保禄六世1968年发出的不得人工避孕的禁令长期被大量信徒漠视;天主教会坚持婚姻神圣,教友不得离婚的教诲,也被很多信徒置之不理;即使是在拥有众多天主教信徒的国度,堕胎、离婚和同性恋婚姻已经合法化
他说,埃森主教座堂同样奉葛达二圣为主保,他劝勉参礼者效法圣葛斯默和圣达弥盎跟随基督,克服人生逆境。「信徒透过成为团体维持与天主的关系,正如各地教会彼此共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