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圣是人生的目的通过主耶稣基督,在祂的圣体圣血内,我们知道人生的目的就是成圣,同时也认出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物身上的神圣性。每个人、每个物都源自天主,每个受造物的目的都是成圣。
这既是象征性惩罚,也是实际的礼仪性洁净过程(参阅肋14章有关癞病的规定)。8.问:百姓对米黎盎被罚后的态度如何?答:以色列民“没有起程,直到米黎盎回来”(户12:15),显示出对她的尊重与等待。
答:抬约柜(象征承担圣工);事奉上主(象征礼仪与敬拜);以主名祝福百姓(象征祭司性中保角色)。三、天主的宽恕与新的引领问6:天主第二次为何没有毁灭以民?
答:若主祭在祭台旁完成清理,辅礼人员会把圣器送到祭器桌上;他们的协助让整个过程更有秩序,但核心动作仍由主祭负责,以显示圣体圣事的神圣性。原文164.清理祭器后,主祭可回到座位。
姚神父希望凭借大家的信仰热诚求海星圣母保护和指引出海和世途中的旅人,故其遂在青龙港东三里处的堤坝内建立一处供奉海星圣母之所,附近信友也纷纷响应号召,自此开启了华东敬拜圣母之风潮,比同治三年(1864)的上海佘山朝圣地还早三十四年
还有一部分朋友(包括部分教友)虽然也懂灵魂的重要,升天堂好,但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力,被世财世物所迷,忙于世俗,对救灵魂显得冷漠,这是令人悲哀的。他说:你是多年的老教友了,你对天主教的认识如何?
真正的基督徒皆是抛弃惯性的、俗世的、驾轻就熟的思路和习惯,而走上基督徒之路的。基督之路常常与世俗之路背道而驰。
我两次在……里面时,自己家中所有的物品都被变卖,等出来后,一贫如洗的我,在家准备卖烟酒糖茶及打袜子来维持生计……1988年(前排自左至右)郭夫德神父、王世光神父、李明述神父(日后青岛主教);二排:左二李树兴修士
丁世瑶教友说:这样的分享活动很好,我们都是新教友,在信仰上特别需要加强和鼓励,从别人的分享中我懂得了很多,感悟了很多,让自己特别受鼓舞,比方说,通过大家的分享,我认识了爱是活的,爱不是一个死的文字,爱是生活中的调味剂
他不闻政,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他决定隐世埋名。今天的社会、国家,是不是在动乱之中,就要自己去想。不过,我们盼望大家互相革新。在革新之中,将不好的革除,就会变好;也要将不道德的,变成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