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连和最亲爱的人的眼睛都不敢对视,现在学会了充满爱意和友善的注视。当敲碎坚硬的外壳,摘掉虚伪的面具后,内心变得柔软和容易被感动。
父亲因家贫未上过学,是一位典型的朴实农民。他不懂教理,很长时间不愿领洗入教。但他也不干涉母亲带我们信教。
经常让孙子牵着,慢步走向大教堂学,严肃、虔敬地参与弥撒,领圣体。然后坐在滕椅上晒太阳,看医书。
故此,为了让我们自己拥有更静谧轻松的境地,拥有更健康的判断力,拥有更充实喜乐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做自己的朋友。
逆境中,我选择了坚强,我学会了感恩和回报:工作中,我努力尽职尽责,做出许多优异的成绩,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生活中,我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同事、学生、邻居以及相识和无识的人),对他们慷慨解囊,无私资助,我深知支持对他们是多么重要
我在那里和病人住了短短一个月,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正像卢云神父所说:“破伤的身体治愈破伤的心灵。”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在那里的故事。
要闻简报、宗教文学、教育问题、国内外新闻、论坛、演说、论说、考据等栏目,用《益世主日报》的描述来说,它的内容有以下十个特色:信友传教之引导;宗座训谕之传达;主教神父之拥护;爱国思想之提倡;真道言论之宣传;圣学常识之介绍
欧洲文化从伟大的中国文化与智慧中汲取了很多精华,东学西渐离不开耶稣会士的学习和努力。这也正是《公教文明》作为一家耶稣会期刊,希望开设中文版本的原因。
在圣经的学说中,“人”并不是一个困在肉驱、试着逃离肉驱的灵魂,而是“灵魂”与“肉驱”合而为一的一体。在祈祷的层面上,肉驱十分重要,而不是一个阻碍。
教宗提醒修生和司铎要学习用这三种语言表达自己:“我思考我所感受和所做的事情;我感受我所思考和所做的事情;以及我做出我感受和我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