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波那文图拉之历史神学》(1959)●《基督宗教的博爱》(1960)●《启示与传统》(与拉纳尔合著,1965)●《基督宗教存在的圣礼根据》(1966)●《基督宗教导论》(1969)●《天主新民》(1969
来访的法师和神父都说:虽然大家的信仰不一样,但却殊途同归,我们倡导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我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人类充分享受天主的博爱,佛陀的慈悲,为这些残障弃婴们献爱心、做好事,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
善念的力量来源于大公无私的博爱,善念流动着天地人和的旋律,善念创造着平安祥和的社会美景。在过往的福传经验中,我们十分重视哲学神学式的福传;讲礼重仪式的福传;科学文化式的福传;讲经布道式的福传。
(博爱摘自《联合日报》)
帮困而不留姓名的人增加了,当地福利院的老人们也从神父、教友不断对他们进行慰问的具体行动中认识到了天主教的博爱。
外婆经常给我讲《圣经》上的故事,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博爱、宽厚、仁慈(不过很惭愧,如今外婆的话我又做到了多少呢?)
宽容博爱是一种健康的高尚的心理品质。淡泊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免疫剂。 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个性缺陷产生的。他(她)们大都心胸狭窄、怯懦、偏激、固执并且追求十全十美。
此时心头一种宁静安详之气、一种深沉博爱之心在胸中升起,一种深沉浩大的感恩之情在心中泛起:是天主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感谢主!我定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去报答主,实践我在梦中的诺言。
基督的博爱就是建立在与众生深深地理解与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的。五六年前,我就开始一方面努力钻研灵修神学,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上潜心默观神修。
灵修书籍同样也会给我们介绍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克制私欲偏情、如何辨别美丑善恶、加强祈祷、战胜诱惑、相似基督、救死扶伤、代人赎罪、发扬博爱利他精神、日趋完美圣善……通过先圣先贤亲身经历所总结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