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贤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中的恻隐也即慈悲之意,但若离开爱,所有的慈悲、同情、怜悯、恻隐便很难生发、立足、展现。
(玛25:40)“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若13:34)“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
然而,若没有相称的目标和价值,或没有真正又具深度的人文主义──能巩固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气度恢弘的社会,即使是最完美的机制也会崩溃’。《愿祢受赞颂》181号)。
此外,贝鲁特港口仓库8月4日的爆炸案造成上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和流离失所者的悲剧又使危机雪上加霜。
天主将永远的生命赐给了我们,而这生命是在自己的子内(若一5:11)。耶稣本身就告诉我们祂是我们的生命(参若14:6)。
天主将永远的生命赐给了我们,而这生命是在自己的子内(若一5:11)。耶稣本身就告诉我们祂是我们的生命(参若14:6)。
当我看到那些健康的孩子,他们的衣服可以不用自己洗,而手脚不灵便的我,却要非常吃力地、甚至是用尽全力地洗自己的衣服时,我只能在心里忿忿地问一句:“妈妈,为什么呀?为什么是这样啊?”
或是说自己领了洗就可称为教友?在我的理解中,除了和许许多多未曾认识天主的人一样具备心地善良的基因外,还要懂得教会道理、将信仰与生活融合为一,这才是名正言顺的教友。
这是旧约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归化与治愈故事,预示新约的洗礼圣事,也突显了信德与感恩的关系。
从教会内部的历史来看,无视教会组织,乱谈改革的结局一是旧约时代,若苏厄死后,以色列民,群龙无首,十二支派各自为政,四分五裂,其结果是什么呢?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