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她随意大利修女到蚌埠,1933年前往意大利修会学习,三年后加入乌苏拉会并发圣愿,取名玛利亚·若望·玛达肋纳,在意大利期间,曾蒙教宗比约十一世两度接见。
刚才简单地浏览了一下信德网,便看到如下几个图文并茂的活动报道:7月21日,为期一周的‘厄玛乌之旅’生活营在周至教区闫家社天主堂圆满落下帷幕;7月21-27日,三原教区在耶稣圣心方济传教女修会文清培育中心举办
耶稣在升天时嘱托: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9)。
这篇访谈于8月19、23和29日分3次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教宗的私人书房进行。教宗在30页的访谈中叙述了他作为耶稣会士的历史和他对教会使命的看法。
(参阅玛18:16)让我们先听一下这几位弟兄姐妹的分享吧:看堂的崔先生:“芸芝可是个好教友,两年多来,我一个人守着这块地,只有芸芝隔三差五地来看看我,怕我一个人吃不好,所以她每次来都特意为我带一些吃的:
我们庆祝的永远都是他: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借着他天主圣父完成了拯救人类的圣意。虽然如此(我们今天默观的正是奥迹的这一面),天主的泉源也透过一条杰出的管道“童贞玛利亚”畅流出来。
然后张玛佳修女代表修会做工作回顾;方维平神父对总结教区圣召建设;绍兴与虾峙教友分享教会发展的经验;浒山金山圣经小组与新浦堂区新浦圣经小组分享办好圣经小组的动人事迹。晚上按各类小组分组讨论。
米金爵神父(邢台):这一个半月的学习生活,可用两句话概括:“慕义如似饥的人是有福的”(玛5:6),“看,兄弟们同居共处,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咏133:1)。
(玛5:43-44)在教会当局的文献当中,也处处提到“爱人如己”,可是我们的爱就仅仅是号召吗?我们的行动在哪里?
(玛5:23-24)用我们今天的情况来说就是当你来到圣堂参与弥撒圣祭时,如果你想起还有一个人对你有所不满,你就得出堂,先去和那人修好,建立和恢复友好关系,然后再进堂参与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