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录》记述了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在耶路撒冷的宗徒,听说撒玛黎雅接受了天主的圣道,便打发伯多禄和若望往他们那里去。
(玛18:35)“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规劝他;他如果后悔了,你就得宽恕他。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转向你说:我后悔了,你也得宽恕他。”
23日上午,教宗的灵柩从玛尔达之家移到了伯多禄大殿,供所有信友及各界人士瞻仰。我没有去参与上午的移灵仪式,心想下午人可能会少点,决定下午4点前往伯多禄大殿去瞻仰教宗遗容,见教宗最后一面。
4月20日是复活节,教会举行隆重的复活节弥撒:福音记载复活的耶稣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伯多禄和若望宗徒。他们进入坟墓,看见耶稣卷着的头巾和殓布,他们一看见就相信了。
当玛尔大为弟弟拉匝禄的死而哭时,耶稣对她说:「我不是告诉过你:如果你信,就会看到天主的光荣吗?」(若十一40)凡是相信的,必会看见;他们的整个尘世旅程获得光照,因为这光来自复活的基督,永不坠落的晨星。
又对圣经“闪电从东方发出,直照到西方,人子的来临,也要这样”(玛24:27)的曲解。其实经文的意思是指基督再来时,不是隐藏着不被人所知,而是彰明昭著如闪电发出,也是很突然的事。
3.我们不能让盐变失了味,或让光明被隐藏(参玛五13-16)。甚至现代的人们也能察觉到,有聆听耶稣的需要--祂邀请我们相信祂,并从活水的泉源汲取,像那撒玛黎雅妇女一样,走向水井去(参若四14)。
(玛二十三:8)3、问题就产生了:这世界所有的男女是否始终都能完全响应天主圣父铭刻在他们心中对手足之情的渴求吗?他们能够单藉由自己的力量去克胜冷漠,利己主义和妒恨,并接纳弟兄姊妹们合理的差异吗?
圣多玛斯是教会伟大的神学家,他有一篇关于“圣体圣事”的论文,在公开发表之前,他先将文稿放在祭台上,供列于圣体前,意在让上主审查。
1922年12月29日晚抵达北京后,受到多位神职和意法使馆代表欢迎。我和两国的公使保持着良好的交往,但常保有教会的自由与地位,也告诉他们,我来是为传播福音。他二人向我表示保教权将会自动撤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