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同教会一样,必须与基督有个充满活力、个人、真实及坚固的关系。圣座人员若不每日以基督的食粮为养分,就会成为官僚(拘泥形式的人、功用主义者、受雇的人):一个变得枯干,渐渐死去,被人丢到远方的枝条。
就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确实有一种皈依。因为在我们不断地归向天主的道路上,内心的归依才是最关键的,特别在四旬期,教会希望我们藉着斋戒、克苦、祈祷获得一种皈依。
“这是我的血”),而变成耶稣的体血。此外,圣体圣事也是教会奉献给天主的最隆重谢恩礼。基督的体血,就是天主降生为人所取的人性,与其天主性结合的肉体。
这确实让人铭心刻骨,同时也无比真实地刻画了城市和社会救助体系的苍白与脆弱,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于建嵘也在《环球时报》(11月20日)发表《不要让三毛流浪记再上演》的文章,
这个浮躁的社会,穷人还是被看不起,被人冷落和抛弃。天主教会遵循主耶稣的教导,认为穷人是伟大的,穷人是可爱的。
可是在耶稣的比喻中,3个受邀的人都有事情,不愿参加,他们是许多实例的典型。一个说他必须前去看看他的田地。
概括来讲,天主教的生态环保理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而非仅仅是人的主;二、人被赋予权力治理和管理天地万物,而管理与保护不可分;三、天地万物“样样都好”,人对之当怀感恩、赞赏之心,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一直是个困扰人的问题,人虽拥有敏感的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但从有人类以来,人就一直在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物的关系中徘徊。
因为圣经对基督徒而言,不是有空时才翻看的消遣品,而是生命的基石,是我们行事为人的准则。若不搞清真假就信,岂非迷信?而事实上,探求的结果是:越探越真,越想越信。圣经是人的著作吗?
信仰告诉我: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是天主以爱而特别地造成的,我们人只是他的合作者而已,天主才是人类的真正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