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又加上一句说,这种情况是接受了许多含糊不清的灵修指导之后才有的。我同意你的说法。浮浮泛泛的灵修指导,尚未了解实况而提供的建议,对当事人没有多大的帮助。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上周六17日下午从罗马启程前往马耳他共和国进行为期两天的牧灵访问,他此行是跟随圣保禄足迹进行的朝圣之旅,纪念1950年前圣保禄在马耳他岛海域遇沉船海难。
从公元最初几个世纪起,就使用“Sýnodus”说明在各级(教区、省区或地区、宗主教区,以及普世教会)召开的教会会议,依照天主圣言和聆听圣神,一起对教义、礼仪、法典和牧灵的问题进行分辨。
我在某些正在兴起的新运动中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谈论他们对人类的愿景,谈论他们的灵修,他们觉得他们的(东西)是一条新的道路……但是你为什么不谈论耶稣呢?
许多时候,我们会听到有的人会推荐一段“很灵验的祈祷文”,有的人会教导我们“理解信仰的最新方法”,有的人会引进一些某个土著或者科学的新颖的灵修方法……吸引教友们前去参与。
世界主教会议与会者们要求继续进行「有关妇女领受执事职的神学和牧灵学研究」,善用教宗所建立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成果,以及至今已作的神学、历史学和注释学研究。
圣神将信、望、爱三德放在我们心内,特别是把对此三德的强烈渴望聚放在我们心中,因为他们是灵修进步和属灵生活的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精神上的渴望,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不能领受天主的恩宠。
我问还有没有其他传说的灵迹,庙祝赶忙说:“有,好多呢!”可其他具体的灵迹他说不上来,要我们找另外一个庙——陆压古庙的庙祝。我们找到陆压古庙,却找不到要找的庙祝,他外出了。
(玛7:21)由此可知,实践所读的圣经是多么重要了,我们救灵的关键即在于此。如果我们真能脚踏实地,将所读的圣经尽力实践出来,那么,我们的教友生活必能往下扎根,稳如磐石,不怕一切的攻击。
事实上,坚持不懈地宣讲福音也给教会注入了生命力、激发了教会的热情和宗徒精神;更新了教会的牧灵方式,使其越来越适用于新形势——包括那些需要新福传的情况下;在传教动力的振奋下&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