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表达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经常出现在圣经中的概念:天主,面对我们的不忠,显示祂自己“缓于发怒”(参出34:6;户14:18)。祂没有对人的恶和罪表明厌恶,而是显示自己更伟大,总是准备以无限耐心重新开始。
在天使向她宣告了这事,玛利亚感到惊叹和惊奇,之后她起身踏上旅程,就像《圣经》中所有蒙召的人们一样,因为“人面对向他显现的天主所能做的唯一回应行为,便是无条件的准备好”(汉斯·乌尔·冯·巴尔塔萨,《圣召》
子女每天忙得连呼吸都困难,却很少有时间祈祷、阅读圣经、与父母交谈。结果是:分数上去了,心却空了;学会了竞争,却忘记了善良。
启发我们:持续学习神学、圣经,也关注社会、文化、人文,以更好牧养信众。保持谦卑求教的姿态,勇于向青年请教,不怕被挑战。反思问题:我是否还在不断学习,还是满足于过去所学?
对神学家拉内的这一有关神父本质的神学见解我们要从圣经和教会的传统中加以考证。耶稣的整个使命就是宣讲和见证天国的来临。
因此,我们愿意以今年降临期第三主日的福音为本牧函的主题,就是为善度这慈悲喜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写的:“基督徒的纲要,就是拥有一颗可以看到的心。”[1]这颗心以跳动显露出我们真实的身心灵,因此必须受到聆听。
百万余字的《圣经》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爱,李神父63年的铎职生涯爱主爱人,挚爱福传事业。他对自己苛刻,为了省钱,每次外出福传,都要背上一大包方便面;为了省钱,每次出行,他买的都是硬座。
这种超越听命范畴的婚姻隐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也为本来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以享受为主的婚姻埋下祸根。
孙神父讲到利玛窦的故居已经被他的家人卖掉,现在那所房子的主人已经是外姓人了,一句话把我们热乎乎的心火浇灭了,我们本计划是要在利玛窦的故居前和他的后代家人合影,还要献花……结果怎么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