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体一直不好,但每天坚持陪着我跑,当修会安排我到其他地方工作时,这位姐妹说,没有关系,无论在哪里,你跑的时候我和天主都在你身边!这一直是王修女坚持跑下去的最大动力。
无论在哪里,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代表主耶稣,都是为了主耶稣的目的而生活做事。作为主耶稣的“大使”,我们的另一个使命就是帮助身边的人认识主耶稣,与主耶稣修和,获得新的恩宠。
我们虽然都是家遭变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数都仍有家,过年、过节叔叔伯伯甚至兄长都会来接,只有我,连家在哪里,都不知道。也就因为如此,修女们对我们这些真正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特别好,不准其它孩子欺侮我们。
(3)服务的习惯,是主耶稣为我们树立了在哪里都积极主动的参与,珍惜每个机会,将福音带给遇到的人的榜样。祂没有静坐在会堂里,只是学习聆听,只是享受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宣读圣经。
祢在哪里?”甚至有人因为自己的病苦和灾难而否认天主,进而缩进自己封闭的生命漩涡,或者被人迷惑着捕风捉影。这些人就像自卑且毫无韧性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拒绝参加游戏,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愣。
当年虽因疫情而无法招待穷人,但教宗在第五届世界穷人日文告中,强调对穷人的关怀,并指出,“基督徒若想看到耶稣,用手触摸祂,知道该转向哪里:穷人是基督的具体标记,他们代表基督,让人见到祂的面容”。
基督徒知道,在任何境遇中,无论走到哪里,主耶稣都与我们同行,陪伴我们,鼓励我们,光照我们,引导我们。这种与复活的主耶稣相遇的经验更新我们的生命,推动我们去完成主耶稣交给我们的新使命。
他自己一直省吃俭用,很少买瓶好酒或买条好烟,尽量压缩开支。然而,当教会、社会遭遇困难时,他却毫不犹豫,慨然相助。
教友们给他买的新衣服,他只在出门时才穿。
久而久之,就没有了规矩,想要什么必须买,买不到,肯定大哭大闹一场,全家不得安宁;想干什么,谁也不能拦着,拦着就是家庭的一顿吵闹。看着这样的场面,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但却暗暗忧虑孩子大了会成为什么样子。